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

“教师资格证”考试热的话题连日蹿红网络。人们发现,在各色考证热中,最热的要数“教资证”考试。自2017年至2019年,全国报考人数从310万激增至890万,2020年可能达千万之巨。因报考者太多,广州一度出现考位紧张、报考难的状况,热度不逊“公务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

对此该怎么看?网上众说纷纭。有人不理解,甚至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师范生也要考证,为何还要办师范院校呢?其实这是误解。时下考证泛滥,但“教资证”确有必要。不仅非师范专业人士从教得考证,即便正经师范毕业生同样得“持证上岗”。它既是门槛,也是基本的从业通行证。

至于千万大军考“教资证”,不论其动机如何,也不论有何客观因素,诸如民办教培机构亦需持证上岗等,我以为都是件好事。这至少表明,教师职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或重视。优中选优,让更多优秀人才去教书育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是幸事!

近年,“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列入政府施政纲要,尽管各地发展不一,但教师待遇改善、地位提高有目共睹。老师,成为一个让人羡慕,让许多人孜孜以求的职业,这也是回归其职业本位。

师者,学为君,人之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师从来都带有神圣的色彩。多年来,不管对教育有多少牢骚吐槽,但为父母者依然督促着孩子读书学习。而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牵涉诸多方面,但教师始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乐见众多人考“教资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

审签 | 樊美玲

实习生 | 刘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