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一天因为这样一部又红又专的电视剧红了无数次眼眶。

这一次“央视爸爸”又让小鹿“五体投地”,怎样把历史带到大家的眼前,如何把先辈的精神传递给大家,《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答案,也是小鹿目前看到算得上最好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的豆瓣评分还在上涨,弹幕疯狂催更,评论区火爆空前,《觉醒年代》终于还是走到了完结的时候。尽管伴随着小鹿的不舍,但还是想要写篇文章来纪念一下看到这部剧的观感。

“下大雪才浪漫,这就是读书人、卖书人的区别。苦中作乐,是士的本质。”这是陈独秀为了想招北大教授钱玄同入伙《新青年》而和汪孟邹讲的一席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辫子有什么好笑的呀?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一条斩不断的根,在座的各位同学,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听,只要你们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要依附于这条辫子,只不过我们不同的是,我的辫子是有形,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这是北大教授辜鸿铭在北大礼堂做的一次演讲,名为《中国人之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来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鲁迅,豫才,豫才是大才!”这是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写下中国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陈独秀等人读后欣喜若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中国民族,原有最伟大的能力,就是压迫越深,反抗就越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句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会比任何民族都彻底……”这是毛泽东为了反击林纾的《妖梦》而在北京街头大声疾呼。

人才济济的年代、激烈精彩的思想,有情怀、有理想、有水平,这是先辈带来的感动。这部剧的台词、人物,再到场景、运镜,是时代带来的沉重、是时代带来的激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出场的时候,一脚踩在水坑里,周遭仿若两个世界,有孩子坐在轿车里吃着面包,有孩子在街上等着被卖……

陈独秀出场的时候,李大钊等一批有志青年群情激愤,他却蓬头垢面,淡定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适初到北京,蔡元培、陈独秀一同前往新青年的路上泥泞不堪,摸石头过路,一块块砖扔在泥水里,溅起水波,就像是中华民族在那个年代的先驱者在困厄中摸索着前行。

陈独秀、蔡元培、易白沙、胡适、鲁迅、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毛泽东、周恩来、辜鸿铭、周作人、汪孟邹……那个时代群英荟萃的时代,他们的人生让人心潮澎湃、他们对国家的意义重若千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到牙膏、牙粉,再到鲁迅院门前的枣树、再到北大的红楼、再到陈独秀家的台阶、再到小小的车辙印……配上年代的质感,这部剧的艺术审美和品质让小鹿心驰神往。

“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去面对船坚炮利,只有一条路——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摸着良心说,现在的9.1分还是太低了。借用网友的评价:《觉醒年代》没有一个演员没有演出神韵。“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无论如何,小鹿希望诸位拨冗也要看这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献礼党100周年的电视剧,有人会认为“无聊”。但只要拍得足够好,这份献礼会比其他所有剧都精彩。太多的细节、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思想,唯有这部剧让我时常红了眼眶。

吾辈当自强,《觉醒年代》走到完结,但这份精神却应当永永远远地传递下去。但还是不舍,不舍他们的意气风发、不舍他们报国捐躯时的释怀英勇、不舍他们的慷慨激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觉醒年代》大结局了,下一部“央视爸爸”将推出扶贫大剧《经山海》,洗尽铅华,愿这个国家越来越好。不说了,小鹿还想再看一遍《觉醒年代》。创作不易,更多精彩,关注小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