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博物院坐落于山东威海刘公岛,院址设于清末北洋海军“海军公所”建筑内。院内露天文物陈列区展示的文物主要以北洋海军济远舰打捞出水的大型金属文物为主。济远舰是清政府 1883 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的防护巡洋舰,历经甲午丰岛、黄海、威海卫三战,甲午战败后被日本海军俘获并使用,日俄战争时在旅顺附近海域触雷沉没。20 世纪 80 年代由烟台打捞局在旅顺海域打捞出水的该舰文物大部分收藏于甲午战争博物院,而该舰双联装德国克虏伯公司造 210 毫米舰首炮(简称克式舰炮)更是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济远舰出水文物区东侧另有一门锈蚀的舰炮,相比于济远舰主炮的威武雄壮,这门体形稍小的舰炮并不引人注目,其标注为“10.5 厘米口径装甲舰炮”。因为济远舰装备的主要舰炮只有舰首双联装 210 毫米克式舰炮和舰尾单装150 毫米克式舰炮,所以这门“10.5 厘米”舰炮并非济远舰所装备。

这门舰炮虽非济远舰所装备,但来历却与济远舰炮有关系。

济远舰炮1986年8月在旅顺海域打捞出水后由于经济原因并未运到威海,而是暂存于烟台打捞局所属码头。直到6年以后的1992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98 周年纪念日),才运至刘公岛,而这门不明舰炮是应原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长戚俊杰先生要求,作为济远舰主炮的“赠品”一起被运送上岛的。关于此舰炮的资料可谓寥寥无几,在《为了历史的重托——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二十年》一书中,此炮介绍为1898年海军舰炮,也是由烟台打捞局打捞,打捞水域为山东长岛附近海域。

阿式中口径速射炮

此舰炮从外观上看很像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的中口径速射炮。阿姆斯特朗公司是一个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盛名的武器家族,由19世纪英国著名火炮专家Sir William Armstrong建立。广义的“阿姆斯特朗炮”泛指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大中口径火炮。1886 年,阿姆斯特朗公司率先研发了 4.7 英寸(120 毫米)速射炮(简称阿式速射炮),该型火炮对以后的海战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阿式速射炮有 4 英寸(100 毫米)、4.7 英寸(120 毫米)等多种口径,但并无本文所述舰炮“10.5 厘米”口径。通过观察发现此炮口部分前端位置有残损,阿式速射炮的标志性喇叭状炮口特征已经无法辨认,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博物馆工作人员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出现了一个错误的“10.5 厘米”口径。如果要重新测量一下该炮的实际口径也很困难,舰炮底座当年并未随炮出水,炮管仰角很大,炮口残损,且锈蚀严重已无法准确测量,由此,只能进入炮罩内部,查看炮闩特征,寄希望于能有火炮制造铭牌等信息被发现。

由于此炮无底座,炮闩及炮罩紧靠墙壁,炮罩内空间十分狭小,并且经过近百年海水浸泡,锈蚀很严重, 炮罩内观瞄器械及俯仰调向等装置也基本无存,但炮闩主体完整,阿式速射炮炮闩特征明确,此为阿式中口径速射炮无疑。而且该炮闩侧面铜质部分还有4行模糊的字母和数字标识尚存,通过辨识得到了如下信息:第一行,EOC的字母组合, 即制造方为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Elswick Ordnance Company);第二行,4.7.Q.F,即4.7英寸Quick Fire( 速射炮 ) ;第三行为该炮生产编号,NO.10810 ;第四行,1897,即该炮的生产时间。至此,本炮型号得以确认 :1897年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生产的 4.7 英寸(120 毫米)40 倍径速射舰炮,该炮重约2.1吨,身管长4.8米,膛线22条,理论射速10发/分,实战射速约3发/分,射程约7000米。此炮为1897年生产,炮罩形制和炮架结构与甲午时期的阿式中口径速射舰炮有所不同,也可以认为是该型舰炮的后期改进型。

这是一型在近代海军兵器史和战史上赫赫有名的舰炮,曾大量装备于阿姆斯特朗公司出口型巡洋舰。中日甲午战争中,日舰装备4.7英寸(120毫米)和6英寸(152毫米)中口径速射炮,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重创多艘北洋军舰。1895年5月,由于阿式速射炮在甲午海战中的优秀表现,日本政府授予阿姆斯特朗公司主席威廉·阿姆斯特朗爵士二等旭日勋章,并于明治三十年(1897)由吴海军工厂成功仿制,大量装备于日舰。甲午战前,江南制造局也曾成功仿制4.7英寸(120毫米)阿式速射炮,但受限于制炮钢材进口等问题,产量较少。至甲午战争爆发时仅制造了12门,其中拨付4门装备了威海卫刘公岛东口炮台及日岛炮台,作为岸炮而未做舰炮使用,由于装备数量稀少故对甲午战局影响微乎其微。

常说甲午战争失败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日本海军的“舰快、炮快”,“炮快”就是指日舰大量装备的速射炮,以前对于此型舰炮只有资料数据,这门舰炮实物标本的发现,可以对该型舰炮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殒命 · 高砂号

此舰炮的打捞位置在山东长岛附近海域,但查询烟台救捞局志等相关资料,对此事并无记载。后经寻访当年相关打捞知情人得到一个重要线索 1990年烟台打捞局在长岛所属大竹山岛东沉船点发现的军舰是一艘日本军舰。舰身长110米、宽11米,四周装备大小口径火炮20余门,船名系日文,但是锈蚀严重无法辨认,其中被打捞上来的19号炮塔上嵌有“1897”字样。由于长岛海域并没有发生过近代海战的相关记载,结合1897年之后该海域沉没船舰的相关海事及历史资料,沉舰的身份逐渐清晰,直指日俄战争时期在此海域触雷沉没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三战队防护巡洋舰——高砂号(Takasago)。该舰装备有10座单装阿姆斯特朗 4.7英寸(120毫米L40速射炮,这与打捞的阿式速射炮型号一样。

高砂号防护巡洋舰系日本向英国订购,是活跃于甲午战争中的日本海军吉野号防护巡洋舰的准姊妹舰。该舰于1896年4月在阿姆斯特朗·埃尔斯维克船厂开工建造,1897年5月18日下水,1898年4月6日建成,5月17日移交给日本海军,8 月 14 日回到横须贺。1902 年赴英参加英皇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三战队参加了旅顺战役,在封锁作战中俘获了俄国商船 Manjuria(“满洲”号,该船后被编入日本海军,改名为“关东”)。12月13日深夜在旅顺港外触雷,约1小时后沉没,造成副舰长以下273人死亡,于1905年6月15日除籍。

长久以来,很多资料(包括日本世界舰船杂志)将高砂舰沉没位置记载为旅顺港外,使大家误以为高砂舰是沉在旅顺附近水域,但高砂舰的实际沉没位置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日俄战争战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认识,胶东半岛周边水域也曾是日俄战争的战场。

击沉高砂舰的水雷是由俄国海军传奇将领、著名水雷战专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Aleksandr Vasilyevich Kolchak)指挥暴躁号驱逐舰所布设。1904年12月12日深夜,高尔察克指挥暴躁号驱逐舰顶着强劲的东北风和猛烈的大雪出击,在日军舰艇经常出没的航线上布设了水雷。13 日子夜,高砂号闯入了水雷阵,左舷前部触雷,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沉没,能够登上舢板的只有25人,其他士兵都落入冰冷的海中。由于天气恶劣,前来救助的音羽号巡洋舰也难以有效相助,虽然舰长石桥甫大佐被救起,但是副舰长以下273名官兵未能幸免。因为这个战功,高尔察克被授予四级圣安娜勋章,以及金质的圣乔治佩剑。

高尔察克之所以选择跋涉至长岛海域布设水雷,是因为该海域当时为日本海军旅顺封锁线的最南端,高尔察克布设水雷后仅几小时,高砂舰就在此触雷沉没,而在此前约半个月,济远舰在旅顺封锁线最北端的旅顺羊头洼附近海域触雷沉没,济远、高砂两舰都是日俄战争的牺牲品,沉没的原因都是触雷。济远舰沉没时间是1904年11月30日, 高砂舰沉没时间1904年12月13日,两舰沉没时间相差不足半个月。 该炮存世量稀少,是全国乃至全亚洲各博物馆仅存的唯一该型舰炮实物,是兵器发展史及日俄战争史的见证,旅顺周边海域及黄海北部海域仍有大量甲午、日俄等近代战争沉没舰船,水下遗迹丰富,近两年来,北洋海军致远舰的发现及水下考古发掘也再次引发了对近代沉船水下考古的热潮,希望有更多的水下文物被发现并保护,文物本身就是对历史最好的解读。

文字来源:海洋人文历史 隋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