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社日!相信大家都第一时间吃到香喷喷的社饭了吧?社饭是社日的代表食物,也是敬祖必备食物!在怀化很多乡村流传着‘社日不吃社饭,土地公公不领情’的说法,也就是说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因为是祭祀土地菩萨,所以就选用来自土壤中的蒿草做主角,来制造这一日的主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过社的历史悠久!唐代诗人王驾就有《社日》一诗流传,诗说“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除了吃社饭,很多地方还流行挂社纸!即在过社这日或者前三日,对新坟(不超过3年的坟)进行祭扫!据说,如果没人挂社纸,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会打新坟之主人的灵魂!

当然,社日也与一年农事结合在一起的!据说,如果是春分后过社,收成会很好!按照乡民的说法是:“先分后撒(方言音同社,丢的意思),才有撒(丢)的”!如果是先春社后春分,那年景肯定不是很理想!分都没分,哪有撒的(方言音同社,丢的意思)?

所以,在乡村,经常可以听到老人以春社看年岁收成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社饭是怎么做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蒸煮好的社饭

社饭的主要原材料,蒿菜!春天,田坎上、小溪边、山坡里,随处可见蒿菜的踪影,许许多多的采蒿人也会出现在这里!在乡村,蒿菜分两种,一种是青蒿,一种是红蒿,青蒿带苦味,红蒿带香味,所以,煮社饭采红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蒿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净好的蒿菜

蒿菜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最好食用,所以正宗的社饭一年也就能够吃上一次。那么,今天我们便来探索一下这道神秘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方法:

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

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流行于湘西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关键:

1.青蒿要二次出苦水,以减轻苦涩味。非季节或偏老葱蒿,味涩味浓,不宜采用。

2.煮籼米饭要蒸到恰到好处,不生不熟,比平常煮的甑子饭稍硬。

3.蒸制过程中要火旺,一气呵成。

特点:

青蒿、野葱有特殊的清香,且粘附于饭表,气味渗透其中,腊肉香味浓郁,脂光泽润,两种米饭综合,色泽晶莹透明,油而不腻。

将糯米、籼米、野香蒿、野胡葱、腊肉、猪油、植物油、花生米等蒸、煮而成。可现煮现吃,也可事后炒着吃。社饭只会越炒越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西苗家

吃社饭,正是仲春三月时节,杨绿桃红空气清新。虽然家家户户都做社饭,但总有不相同的时候,邻居要互相赠送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代延续。同时,蒿香社饭具有祛肿益气,除瘅(注:dàn,中医指热症),祛毒,强益胆气功效,也是苗家人的一道传统药膳美食,随着改革开放社饭也走向市场。所以如果你到了春社不吃上一顿美味的“社饭”也是一种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知道社日有什么习俗吗?请在文后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