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 姜樊)讯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是强的,外资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而且潜力还很大。”易会满强调。

在谈及市场影响因素的分析时,易会满指出,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对此,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预期看,资本市场还是内因为主,这是最基本的因素。国内经济有自身的周期,尤其是涉及到资本市场,更多还是要看国内基本面变化。“目前国内市场对于外部因素影响的担忧有些过虑。”

易会满建议大家应对照新发展格局做些思考。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新阶段、新起点上,核心是要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学者表示,关注国外情况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关注的确是不对的。

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育浩对财联社表示,国内市场的确不应该对美债收益率上行等外部因素反应这么大。近期除一些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带来的PPI价格上涨外,国内CPI并没有出现通胀迹象,尤其是猪价今年会持续压低CPI,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目前压力也较小,总的来说国内通胀压力不大。

“国内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导致的通胀加剧问题其实有些过虑,今天市场反弹跟这个也有一定关系。”他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情况好于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仍处于领先恢复中,暂不必对美国通胀升温和新兴经济体开启加息潮过分担忧。

国家统计局此前数据显示,2月全国CPI环比涨幅回落,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近期由负增长转为持平,2月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PPI环比涨幅回落,同比涨幅扩大。PPI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8%。

也有学者指出,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忽视外部因素,但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金融市场,国内外周期不完全一致,过度关注外部因素是舍本求末。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国内率先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率先复工复产,经济率先恢复。所以这种情况下,只看着美国数据来判断A股显然是不对的。

西部证券研报指出,市场担忧“美国利率”抬升或令全球资产价格承压,后期将被证伪。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上行对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的条件并未完全符合,美债收益率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判断将有且只能停留在理论之上,利空均来自市场的臆想。

目前市场对美债收益率背后的担忧均指向估值泡沫。国内剔除抱团因素后,市场估值中位数的仅处于25%分位数,均进入合理估值范围,金融估值水平依然较为便宜。因此预计市场担忧情绪亦将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