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因其提出的数学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为上述学习之谜做出了解释。“其基本概念在于:与其说学生上学是为了学习有用的工作技能,倒不如说他们是为了向未来的雇主炫耀工作潜能。

换言之,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本身,还在于证明自己的资质。当然,在斯宾塞之前就有人提出过这一观点。不过,他之所以成名,在于他用数学的方法阐释了此观点。

信号传递模型

在信号传递模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潜在的素质、未来的工作效率,这是未来的雇主期盼知悉的。“但是这一素质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观察到的,例如,让求职者参加一个简单的测试。因此,雇主把学生的学业表现当作替代品。

这一招行之有效。在漫长的学业生涯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往往具备更大的工作潜力。当然,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关联关系,还存在着许多的例外。不过,总体而言,学业表现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工作表现,因此也有助于预测收入。

人们平时的言谈,仿佛透露出智商是学业和工作表现的关键因素。

但是,智商并不能够决定一切。智商测试既便宜又快速,然而,如果你光有智商,你的能力也就止步于此了。例如,倘若你天资聪慧但却懒惰,那么你的智商将无法为你的雇主带来多大的价值。正

如卡普兰所说,最佳雇员具备一箩筐的素质—智商当然位列其中,但是责任心、细心强烈的职业道德以及达成期望的雄心这些素质无论是在仓库、工厂之类的体力劳动工作场合还是在设计室、“办公农场”等脑力劳动工作环境中都同样适用。

一个人的智商可以通过30分钟的简单测试得出结果,但是其他大多数素质却只能通过长期的表现加以衡量。想象一下,有一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到贵公司面试,你是她的面试官。你扫了一眼她的简历,注意到她大二的时候生物课成绩是A。

从中你可以了解眼前的这位年轻女士的什么信息呢?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她很懂生物学。她也许尚且记得相关知识,然而从数据统计来看,她极有可能已经忘却大半。更加准确地说,这个成绩说明她是能够在生物课上拿到A的那一类人。

我们并非在无谓地重复上述内容。我们意在指出其中隐含的信息是她有快速、透彻地掌握大量新概念的能力,即达到此领域专家水平的能力,或者说至少她的能力胜过了多数执行相同任务的同学。

(甚至这门课的成绩并没有严格遵循正态分布进行评级。大多数教授都会对评分标准加以调整,使得其课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A。)除了说明她具有掌握新概念的能力之外,还能够说明她是一个能够一直游刃有余地把控工作的人。

每一篇论文、每一个项目和每一次家庭作业都有最后期限,而她即便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有任务,也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每场考试都会定在某个特定的日期举行,但由于她学得好记得牢,所以她能在考试中出色发挥,在进行这一切的同时她还有来自其他许多科目的繁重任务。

如果她在其他科目中也拿到了好的成绩!如果她还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或者说数量不多但是级别很高的活动),那么她所取得的好成绩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地证明了:一旦加盟贵公司,她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这都同她是否能够记得生物课或者其他任何课程的内容无关分。

换言之,受过教育的雇员一般而言会是更优秀的雇员,但是并不一定是学校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与之相反,教育的诸多价值都在于给了学生一个展示他们已有素质的机会。

卡普兰做了一个类比,这个类比对我们理解这一点多有助益。假设你从祖母那里继承了一颗钻石,然而你想转手把这颗钻石卖了。为了卖一个好价钱,你该怎么做呢?一方面,你可以采取措施改进这颗钻石,比如继续打磨或把它切割成更加美丽的形状。

另一方面,你可以找一位专业人士对钻石进行鉴定,这位人士会出具一份鉴定书说明钻石的品质如何,这也会抬高这颗钻石的价格。因为大多数买家都不会鉴定钻石,而没有鉴定书,买家又会担心自己上当受骗。

关于教育的传统观点认为,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价值。那些未经过打磨的原材料,通过重塑和打磨使其更加吸引人。信号传递模型则说明教育是通过颁发资质证书提高了学生的价值。取一未知样本,进行测试和衡量,然后评估等级,使得其价值清楚明白地呈现在买家面前。

当然,两种处理方式并不互相排斥。虽然劳动经济学家往往轻视此信号传递模型,但是在教育社会学家看来,该模型家喻户晓,其解释也广为人们所接受。没有人声称信号传递模型能够解释教育的所有价值。课堂上当然会有某些学习和改进的过程,而且有些对于雇主来说十分重要。对于技术和专业领域来说尤为如此。

例如:工程、医药和法律。但是,即便在这些领域中,信号传递模型仍然很重要,而且在许多其他领域中,信号传递模型的作用会完全盖过学习的作用。例如,卡普兰估计信号传递所起的作用占教育价值的80%。

信号传递模型的隐含意义

我从未让学校干涉我的教育。——马克·吐温

信号传递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所有学习之谜。显而易见,它也解释了为何学生和雇主更注重资质(优异的成绩和名校学位),而不是那么注重学习本身。虽然罗宾等人也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获得顶尖学府的教育资源。

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何没有人特别介意课程是否是不切实际的,或者忘记自己所学—因为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展示你有学习和完成学业的通用能力。信号传递模型也解释了羊皮纸效应。事实上,获得学位比获得学位所需要的经年累月的学习更加重要一因为雇主更喜欢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的雇员。

正如“隐性动机”解释中常常出现的,事实上,看似有缺陷的东西(就其实际作用而言)最后却成了特点(就其潜在作用而言)。

例如,乏味的学校生活、繁重的任务和永远都做不完的课后作业可能会阻碍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但是,如果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鉴定学生的资质,其目标就是去芜存菁,“芜”就是懒鬼和空想家,而“菁”则是指未来优秀勤勉的员工。

如果人们在学校过得既轻松又愉快,这一功能就将不复存在。假使可以用快进的方式跳过学校里的所有学习(和记忆)过程,

例如,给学生服用一剂灵丹妙药,瞬间使他们学会所有知识—为了证明学生的资质,我们还是不得不让学生去上那些无聊的课,参加吹毛求庛的考试。

信号传递模型也解释了许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而如果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那么我们本应该能看到这些东西的。

例如,如果大学学位的价值主要是为了说明你在读书期间所学的内容,那么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学校会给学生举行一场综合性的“退出考试”,涵盖学生所上过的所有课程。当然,这么做的难度系数相当之高。

并且,只有在学期末进行期末考试才能够最深入地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如果雇主当真关心知识,那么他们应该想要知道学生事实上还记得多少知识。然而,雇主似乎只要了解学生学习的事物(按时完成任务)的通识能力就已然满足。

还记得上文提及国家从学校中获得的价值根本比不上学生从中获得的价值吗?信号传递模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学校越是关注资质证书(而非学习),那么总体而言,国家提供的教育年限越长,就越无法从中受益。

如果学习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那么让每一个公民多上几年学只会在整个国家的总体生产力方面溅起小小的水花。同时,如果你是某国的一个学生,上学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够显著提升你未来的工资一不是因为你学到了什么,而是因为学习的时间越长,在学校待的时间越长,越能证明你会是一名更好的雇员。

并且,更关键的是,这能让你脱颖而出。因此,从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信号传递来看,教育更是一种竞争,而非一种互利的合作行为。诚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校园是一个共同提高的地方。然而,信号传递模型向我们展示:校园是一个竞技场,只有一些学生能够“获胜”。

以上种种告诉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给予学校的巨额补贴和鼓励。诚然,评定学生的资质并对学生进行分类确实有好处—技能更高的员工走上更加重要的岗位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和社会资源的教育角逐之下,这种效益看起来苍白无力。

文|才华有限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