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广东一些制造业非常发达的沿海省份,往年每年春节之后的企业招聘会都很热闹,可最近一两年,这一行业却出现了“怪象”,90后不肯来,70后老板又不想用,即便许多单位老板、人事总监“亲自出马”仍招收不到年轻工人。要知道,不少工厂流水线就是生命线,因为在工厂这个圈子里是生产大于一切,一条流水线一天不生产就是难以想象的金钱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后不愿意进工厂

不少厂里规矩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严的,每天不仅工作时间长,有的企业还进行“两班制”“三班倒”,反正一句话就是“人停机不停”。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一些用人单位取消“夜班模式”。现今的90后们接受新事物快,学习动手能力强,他们不愿意过一天12小时的“工厂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不少70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出于身体的因素,一些专业技能和后期素养都难以得到一个质的提升了,甚至一些用人单位还规定了年龄限制,就更促使了一批70后转行再就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情愿做文职也不进厂

年轻人不少人觉得与其在工厂里打工浪费青春,不如出来闯荡,成就一番事业。其实也不是说年轻人吃不了苦,毕竟,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是一些院校强制安排进厂实习的学生们,他们同样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而且一做就是十二个小时。只是不少人秉持着觉得“不值”自己付出的劳动力和获得的价值不成正比,就没有长期坚持下去。在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德国,工人阶级是非常受到尊重的,他们的薪水开得不比一些都市白领少,而且没有职业歧视一说,用我国著名企业家曹德旺说得一句话来阐述就是“90后以进工厂为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当代杰出青年,应该做一些该做的事,而不是在工厂里浪费青春。所以他们即使从事一些送外卖过风吹雨淋的日子也心甘情愿。不少家长也灌输着好好学习考个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什么的,既然不想进厂,找个轻松点的文职或者送送外卖自由度高一点也是好的,还有家长直接坦言家里不差钱也不需要儿女那么辛苦,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现在就有不少人过着跑滴滴、跑外卖的生活,主要一些跑外卖的觉得自己不用再被人指指点点、自由度非常高。其实跑外卖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也是很辛苦的,挣得都是辛苦钱,很多人不熟悉路,天天找地址,体力消耗非常大。这里想说的是一些骑手也不必把外卖行业吹上天了,大家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对一个国家的兴盛崛起至关重要。在后期,保持一定占比的制造业,也能维持国家立于强国地位。我国也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坚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方针。有专家表示,制造业比重会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提升而下降,但比重下降过快,服务业如果不能很好的带动经济,就会使经济面临风险。要缓解这个局面谈何容易,只能希望这些制造企业能够改善一下工业制造业的就业环境,注重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晋升方面给到年轻人多一些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一代也需要做好规划和思想准备,认清一些形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要有所转变,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岗位,还是有一片很广阔的天地的。另一方面,不能把自己的学历和实际工作联系到一起,社会更看重的是能力,学历只能代表在教育上所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