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与要点之间存在其他较复杂的逻辑关系,或由浅入深,或由因导果。这样的要点就需要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加工,如果仅仅简单地罗列要点则会被扣除相应的结构分。

【要点之间存在其他逻辑关系】

根据不同的逻辑关系,我们总结了下面几个方法。

第一,递进式加工法。

递进式加工法,是将答案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的加工方法,主要适用于要点之间存在一定递进关系的题目。递进式加工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中会用到:

第一种是归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这类题型需要采用递进式加工法,按照“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的一般顺序,对提炼的要点进行加工整合。在作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将对策写进答案,并且凡是材料讲的所有要点内容都要写到,避免遗漏,同时,要注意语言选择。

第二种是分析、概括原因或者重要性分析。如果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原因或者谈重要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到递进式加工法。要回答具体原因,显然是由浅层次慢慢递进,最后到深层次、本质的原因;要回答重要性也要先谈次要的意义,再谈重要的意义。

第二,联想加工方法。

既然材料间往往有着逻辑关系,那么考生在加工答案要点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考生在作答归纳概括题和分析提对策题时会遗漏要点,而根据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便能地找到全部要点,所谓联想加工方法就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它大概有三种表现形式。

首先,我们先大概介绍一下这几种形式的含义,让大家有个大概印象,接下来举例谈谈在答题中的应用。

①是什么—为什么一怎么办

“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这种加工方法,质上也就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也可以用“背景一必要性一措施”来表述。它的主体内容,要按照这种逻辑结构组织答案。

②宏观—微观

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大话题引发的小事件分析中,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以小见大”。

③总—分一总

此结构一般的题型都能适用,比如归纳概括、情境处理、分析提对策,当试题要求具体谈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时,考生就要联想到是否有总领句概括事物性质,找到这个关键句便能地作答。搜寻材料关键信息才能吃透材料,为答题赢得先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