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维迎

谁能拒绝淘金机会

美国已故企业家哈默原本是一位医生,大学毕业时正逢苏联饥荒,疾病横行。这位热血青年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奔赴苏联。在那里,他有一个意外发现:当地人很穷,但拥有动物皮毛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粮食。而在美国市场上,皮毛昂贵,粮食过剩。于是他和身在美国的兄弟联手,做起粮食和皮毛的贸易,并由此开始他的创业史。

无论古今中外,很多企业家都是凭借一个机会掘到第一桶金。而企业家非同常人的素质就是,识别机会的洞察力,抢占先机的冒险精神和驾驭机会的执行力。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政策变化创造了很多市场机会,有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均衡。众多而巨大的不均衡蕴含着诸多暴利机会,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抓住机会的企业家。借用冯仑的话,80年代和90年代,一不留神就赚钱。

然而到了90年代中晚期,一大批民营企业纷纷垮台,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经营机会完成的原始积累转化为扎扎实实经营产品。在机会创造的利润空间消失后,没有创造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揣着枕头装怀孕的媳妇,可以一时备受关怀,如果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真的怀孕,就进入良性循环,没人计较之前的谎言。否则,只能备遭厄运,早晚被“休”了。

有的民营企业家是抓机会的高手,凭借各种机会快速膨胀,现在做得很大。这种用虚土快速垒起的大坝,洪水来临很容易坍塌。虚土大坝从上往下已难夯实,即使在外包裹一层钢筋水泥也难坚固,因为内部虚空。除非企业家勇于扒开大坝,重新彻底夯实基础。这个过程就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型。

可怕的是,很多经营机会的企业家并未意识到转型的紧迫。他们甚至自认为抓住几个机会淘到几桶金,就真的成了成功企业家。殊不知,以非常规手段拿到驾驶执照,只能证明你可以开车上路了,并不能证明你是优秀司机。只有真正认清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成长规律,并有一手过硬的驾驭企业能力,才能不翻车。否则就是玩命。

谁能摆脱机会连环套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尽管一夜暴富的机会已经不多,但至今仍有不少凭借一时之机而起的企业。在相对规范的市场体系下,假如你有好的创意和商业模式,就可以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得创业资本。据美国的统计,一个企业家创业的初始资本是其自有资本的一倍半。而离谱的概念和故事马上就被过滤掉。由于激励和约束机制相对健全,企业自然而然走上正轨,假如稍有偏离,其超强纠错机制立刻修正。一旦你离轨,不等你长大就淘汰出局。因此在美国很难见到超常规发展的企业,除非它处于产业大调整时期。

在中国,特殊的机会环境造就了一批经营机会型暴富的企业。这类企业不是自下而上从市场里拼杀出来,而是凭着独特的背景、资源和关系自上而下快速聚集财富。他们凭借自己的关系靠经营“机会”起家,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完成资本积累。这些企业大量的资金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资源分配并不是遵循市场规律的。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和不规范,即使烂项目也可能获得资金支持,而好项目也可能无法实现足额融资。面对烂项目留下的窟窿,或者好项目的投资缺口,创业者很容易走上编故事圈钱的道路。另外一种现象是,当机会极容易获取并可意外暴富时,经营者难免形成“守株待兔”的理念,把靠机会发财当成企业经营之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发达的市场环境下,约束机制疲软无力,对企业经营之道的偏差不可能及时纠错,而是任其如脱缰野马奔向错误方向。有些民营企业出问题后还能长时间维持,而一旦发现,已是“病入膏肓”,难以起死回生,容易瞬间崩溃。正如沙漠中行车,貌似自由,但也很可能一不留神掉入悬崖。制度的不规范使企业家犯错的概率和速度变大。另外,将错就错也是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一个奇特现象。明知企业家决策失误,那些资金支持者不是亡羊补牢,而是为了掩盖投资失误和贷款坏账,继续输血打气,死马当作活马医,甚至合谋编故事,圈来别人的钱解自己的套。

有位民营企业家说过这样的话:平地起高楼,不用打地基,盖得越高越安全,而不是越危险,周围比你矮的楼会拼命给你打地基,因为你塌了,会把他们也砸趴下了。

这些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大”的民营企业,利用特殊的机会积累了大量财富,第一桶金淘得比较容易,便产生一种错觉,把外部条件的促成当成自身能力的结果,把几次的发财经验当成成功的经营模式。当年“秦池”投入6000万广告费,营收增加到6个亿,依此类推,把广告“标王”的价码加至3个亿,期望能换回30个亿。其实,机会经营型企业快速成长的经历是不能复制的,而且这种增长一定有极限。在90年代中期的粗放式经营时期,只要抓住一个机会所赚暴利,足以弥补日常经营管理的跑冒滴漏,因为那时的行业利润“油层”较厚。但事过境迁,多少企业家机会反被机会误。一个企业家倒了,的确砸倒一批人,因为最终没人再扶得住他。

在企业界至今流传这样一个观点:抓住各种机会,快速聚合财富,先做大再做实,这要比滚动发展自然成长的经营产品型企业的风险小得多,因为以一项技术和一种产品面做大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对抗风险能力弱,可能在激烈竞争中半途夭折。我不这样认为。先做大再做实最终很难做到大而强,先小而强再大而强才是企业真正的成长规律。

谁来接班创业者

在中国,利用政策机会和利用市场机会的企业家,其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经营机会型企业需要政治性的领袖人物,而经营产品型企业则需要职业经理人团队。所以在经营机会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权力重新分配和交接的问题。

西方管理学特别强调,企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一大批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管理。当创业者发现自己没有管理企业的能力时,他会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他的资产合法性及主宰权不会动摇。西方人对初始创业资本有一种绝对的信仰和一种文化的承认。

在中国,经营机会型企业的转型非常艰难。一方面,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非常薄弱,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而且,经营机会型企业家有一种“原罪感”,对自己财产的合法性心存担忧,因此不敢放手给职业经理人运营。另一方面,这类企业的初始创业团队,大多是“关系”资源互补型,一旦他们对企业转型达不成共识,要么分裂,使企业变得残缺;要么反目为仇互揭老底,弄得鱼死网破。

中国需要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一种制度是对创业者财产的合法保护,英雄不问出处,让他们放心交出企业管理权。另一种制度是快速培养职业经理人机制,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体系。两者相辅相成。创业者不放权,就不会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没有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创业者又怎能权力移交?

本文选自作者《竞争力与企业成长》一书,原文发表于《竞争力》杂志200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