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灌时节,德州禹城市实施的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项目担杖河渡槽工程正式投入使用。禹城南部高亢地带的15万亩粮田,“喝”上了及时而充足的黄河水。困扰当地群众30多年的浇地难问题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4日上午,在禹城市莒镇担杖河与潘庄引黄总干渠交叉处,担杖河引黄渡槽工程启用仪式举行,这意味着禹城西南部高亢地带30余年浇不上黄河水的历史被终结。

“我自己种了100亩地,原来一直用地下水,现在用上黄河水,估计一项开支每年节省近万元,这水不仅流进我们的农田,也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禹城市莒镇李庄村种粮大户李玉凯兴奋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城西南部乡镇自东往西地势逐步增高,在距离引水口最远、地势最高的莒镇水寺村,村民们做梦也没想到,会用上黄河水灌溉小麦。“以前村里地势高,河里没有这么多水,清淤以后,河道也宽了,黄河水引进来了,我们灌溉用上黄河水,省时、省力,五六亩地原先浇地7-8个小时,现在4个小时就浇完了,太好了。”禹城市莒镇水寺村村民张金华竖起大拇指说道。

能让更多群众灌溉用上及时的黄河水,得益于禹城市下大力气实施的担杖河输水工程。据了解,禹城市南部伦镇、辛寨、莒镇高亢地带,三十年来依靠地下水源灌溉,每当灌溉时节,群众反映热烈,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禹城市克服重重困难,反复研究论证,精心设计方案,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担杖河输水工程,他们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在春灌前完成了整个项目。

“施工中,我们克服了冬季施工诸多困难,抽调骨干,科学施工,挂图作战,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春季灌溉提供了及时并充足的水源。”禹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张代桥介绍。

禹城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宁传民介绍,去年8月份莒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整合优势资源、协调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担杖河引黄渡槽开闸放水后,将“灌溉血液”注入苇河、管氏河、四新河、李辛干等主要河道,为莒镇、伦镇和辛寨镇15万亩良田带去了增产连产的“新源泉”。

据了解,借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项目,禹城在全市清淤疏浚骨干河道12条、212千米,末级渠系229条、550千米,清淤土方900万方,新建桥涵闸64座,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月 马林 马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