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省会城市是一个省区的中心城市,是集合了本省的科教文卫、省属企业总部等综合性城市。除了像广州、南京、济南等城市,一般来说各省会又都是各省区的经济中心。就算上述三个非省内最大的经济城市的三个省会城市,也一样是各省省内的教育、文化和商贸等产业集中的中心城市。

所以正常来说,省会城市的第三产业规模较大,占比城市经济总量也是较大的。因为像科教文卫等都会产生增加值,也就是非营利性增加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然一个省会城市如果第三产业占比大,而工业增加值偏小,也会产生副作用的,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客观看待,下面会举例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会中经济规模最大、第三产业最发达的莫过于广州市。作为华南中心城市、千年商都,广州市的服务业产值和增加值一直以来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20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高达18140.6亿元,遥遥领先各省会。

其次是四大省会,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是我国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而且各项实力都比较接近的城市。2020年四个省会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9千到1.1万多亿元不等,而且服务业占比经济总量都是在60%以上,最高的广州更是高达72.5%。

但以上五个省会城市也并非是只关注服务业,它们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同样是不低的。可以说是全面发展的典范省会。五个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排序依次为广州、杭州、武汉、成都和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观察其他城市会发现,大部分省会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GDP也大多在60%以上。但对于一般省会城市来说,过高的服务业占比并非完全是好事。因为工业可以说是诸多产业的根基,是可以持续产生就业和延伸服务业的。

所以像西安、济南这些占比都是超过60%的城市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引进工业项目,改善产业结构,在服务业增加值提升的同时,同步提高工业增加值。

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南宁市,南宁2020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3107.7亿元,比南昌还要高几百亿元,占比GDP达65.75%。但南宁可以说是一个空心化的城市,其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只有1084.3亿元,占比GDP只有22.94%。

如果去掉建筑业增加值,南宁的工业增加值占比GDP可能还不到20%。所以南宁是各大省会中少见的人口净流出城市,一个普通省会,没有大规模工业建设,很难产生更多就业、吸附人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综合看来,除了五大省会城市,其他省会城市中郑州、长沙、福州等第三产业比重较合理。整体服务业规模不小,郑州长沙都能排在省会前列,但比重都没有超过60%,说明有着规模较大的工业布局和产值,能够和服务业同步发展。

因为非超大省会,高附加值和高端服务业是缺乏的,更多还是需要两只脚一起走路,才能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上面说的为何西安和济南等城市近些年加大招商工业项目的原因。

但像长春、南昌这类城市服务业比重只有50%左右的,也是过低了。说明消费、金融、非营利性等产业不发达,导致服务业整体规模偏低。所以需要客观理性看待,过高和过低都不是良性的。

具体排名情况请看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