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道情声

——新春走基层

山西静乐县的道情,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幸的登上了京城恭王府的舞台。它再也不是窝在深山里的土疙瘩,而是一块焕发光彩的美玉。

双路乡安子上村,是著名的道情之村,村里的道情班子曾辉煌过,也曾衰落过。近些年,在王宝明的带领下,村里的爱好者们又重操就业,“呀呀嗨嗨”唱起了道情。

春节刚过,在座落一新村委会的大院子里,聚集着新老艺人和道情迷们,架着两部手机正在网上直播,新一代道情的领军人王宝明正和网民互动,而且居然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道情”粉丝。

安子上的道情剧团在方圆几百里都很出名,曾经以通俗易懂的唱词、优美动吸的曲调、朴实自然的语言、恢谐幽默的道白而名声在外。老村长说,有村史以来,村里一共出过三辈道情艺人。老一辈人如今健在的只剩下九十多岁的王天来了,前几年随儿子搬到了山那边的邻村。第二辈人健在的也大都超过了70岁,离开舞台也近乎二十多年了,只有陈丙俊老汉,前几年,因本县有一道情剧团急缺司鼓,随团上过舞台,现在因年龄大了,也不出去了。第三辈人中最年轻的也都40出头了,代表人物就是王宝明,王宝明跟着业余剧团演出,每月能挣六千多元。没有演出台口就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老村长说,王宝明从十三岁开始学艺,到如今依然不舍不弃,活跃在乡村舞台上,成了网红,对道情这门传统艺术充满了无限的挚爱和纯情。

 静乐:小康路上的道情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静乐:小康路上的道情声

在表演现场,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一个小小山村对道情竟有着如此众多的喜爱者。这帮道情艺人,文场武场,样样在行,个个都是能文能武,既能唱,又能拉,还能打。在表演中,一个个艺人轮番上阵,有年长的,有年少的,你方唱罢他登场,悠扬动听的“咳咳腔”在节后的村子萦绕飘响。见有客人到来,艺人们还集体为我们表演了道情中最负盛名、也最难唱的“七反”,这些老艺人,其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抒情的原汗原味唱腔,听的让人如痴如醉,令人完全沉醉在了这美妙的乡村原生态的道情音乐里,让我们真正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道情。

在表演现场,技艺最精、唱腔正宗的还是当数第三代传人王宝明。这位40刚出头的年轻人,生、旦、净、末、丑,样样精通,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唱艺”惊人,曾给相邻村子传、帮、带出过一班道情。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宝明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外出演出了。但是,他也没有闲着,出于对道情的喜爱,他用唱道情挣下的钱,购置了全套的直播设备,从2020年冬天开始尝试网上直播。他万万没有想到,传统道情竟有着如此的吸引力,直播仅仅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吸粉”近八千人。这位道情传人高兴的说,他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喜欢道情这门艺术。就道情艺术的演唱艺术,直播间里经常有人请教他,咨询他,并和他互动,向他学唱。

在表演现场,最精彩的还的当数王永林老人了。王永林老汉今年已经80岁高龄,出行全靠拐棍助走,王永林在众人的鼓励下,老人拐棍一扔,跃跃欲拭,便摆开了架势,献上了自己最拿手的唱段《苏山赠银》,动作一招一式,嘴巴一张一合,声音一高一低,还挺在行的。但是,由于年龄偏大,满嘴的牙也大多掉落,气息明显不足,但是,老人却异常用力,唱到高音时,闭着眼铆足劲,丹田下沉,嘴巴张的老大,用尽全力使劲的“嗨哈、嗨哈、唉嗨哟……”一段唱罢,累得连连咳嗽,上气不接下气,但是,皱纹纵横的脸上,依旧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家不住的叫好鼓掌。

 静乐:小康路上的道情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静乐:小康路上的道情声

老村长说:“我们村子脱贫后,决心在振兴乡村的路上,发扬和光大这门传统艺术,让传统道情唱出我们小康路上的精气神!”

来源:大静乐传媒

责编:张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