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有初试和复试两关。每年研招,初试成绩高但却在复试环节被刷者,比比皆是。

被刷者当然心中憋屈,觉得“冤大头”,认为初试凭本事、真功夫,复试却是靠表演、甚至靠人情,里面有猫腻,有黑幕,于是有人提议研究生招生,应该只凭初试,取消复试。

复试真的没有用吗?且看今年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复试情况再下结论。

一位报考电子信息-计算机方向的考生,初试成绩423分,高居该专业考生第二名,但是,在复试环节,却惨遭淘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对相关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考生增加了一项实践技能测试考核——就是到计算机上现场操作——“机试”。

据悉,那名初试成绩423分考生,在上机操作考试交卷前10分钟,不小心删除了源代码,没能及时还原回来,最后导致“机试”0分,虽然“面试”成绩81分,最终成绩78.8分,仍是高分,但按照规定,复试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是不能录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计算机考生,上机操作竟然如此不小心,竟然犯下如此低级错误,实在令人无法原谅,与兰大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失之交臂,更是令人叹息扼腕。

但这位考生情况并非个例。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计算机方向今年共招收60人,参加复试考生111人,在未录取的51名考生中,竟有40名考生是因为“机试”成绩“不合格”,占总考生比例的36%。

一个报考计算机方向研究生者,竟然不会上机操作?这实在有点滑稽。如果说那位423分考生是“一失误而成考研恨”是个意外的,那么其他考生——高达36%的考生都是“不小心”就讲不过去了。

过去人们说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有不少人总是站出来反对,现在事实胜于雄辩,你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下,就是有许多考试分数高高,但“一伸手却空空如也者”!

面对残酷的现实,不仅是这些考生要反思,我们的整个教育更当反思。教育再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分数,把孩子囿于书本、溺身题海、纸上谈兵了。

我们学校投巨资兴建的高档、豪华微机室、实验室、舞蹈室、运动场再也不能只做应付检查的“花瓶”了。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跃出题海,去躬身实践才是正道。只有经过实践的历练,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学习计算机,代码仅写在纸上是无法运行的,要写进计算机里才能运行……唯有这样学习成长起来的学生,到了选拔硕士研究生这种高端人才时,才不会再“犯误删代码”这样的错误了,最起码,不会出现36%的大批学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顺便再提一下,研究生招生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两道关,是“国际通用惯例”,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兰大这次的“机试”,也是对复试必要性的再一次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