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万捆总计3600万斤的稻草堆放在一个地方是个什么概念?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拔地而起的硕大金山!这是3月末出现在辽宁丹东的长山镇下岗村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饲草加工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壮观的“金山”,收集于下岗村周边的8万亩水稻田,浩大的工程始于去年秋收之后,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份。图为饲草加工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牛出身的张喜平,是这个浩大工程的发起者和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喜平介绍,自己因为养牛,常年需要购买饲草,对于怎么处理农民弃在稻田稻草有了一定的积淀。正好赶上2020年丹东地区禁止焚烧秸秆力度加大,张喜平觉得,做大草业的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机会出现,但因为此前张喜平并不是专门做草业的,并不具备处理海量稻草的设备和相关流水线,于是他想到了跨省联合:黑龙江那边做草业的比较普遍、技术也相对成熟。于是,去年秋收后,跨省联合做草业的架子就搭了起来:黑龙江龙辰集团派出专业团队,驰援张喜平进行稻草回收及相关的再生产。图为饲草加工中的除尘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堆放在厂区的壮观草山,每捆重约400斤,9万捆集齐,总重3600万斤!如何对这些海量稻草进行再生产?张喜平介绍,3月份进行的是饲草加工,一部分产品将出口日韩等国,后期还会进行颗粒加工,秋天的时候要上一个更牛的项目:稻草制作建筑装饰板材和各式各样的包装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张喜平还特意展示了用稻草制作的大米及酒类包装盒样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山如金山,稻草从此就是宝。得益于秸秆离田和科技进步,养牛人张喜平变身草业牛人,给几乎被抛弃的海量稻草赋予了太多的增值空间:饲草、发电燃料、生物颗粒、建筑装饰材料以及造纸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望未来,张喜平说,现在设备不行,加工饲草得看天气,有雨水太潮湿就不能作业了,但不用太久的时间,偌大的厂区将不再堆放稻草。等上了烘干设备,稻草随来随烘干随加工,不用积压也不再看天吃饭。(棋簿紫/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