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

不就是在手术时

给我们打一针的人吗?

在很多人眼里

麻醉医生的存在感不太强

与之相伴的是

内镜检查、高龄患者高难度手术的广泛开展

需要安全镇痛,苏醒迅速,更快术后康复

麻醉医生

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

 手术前先要去这个门诊评估? 麻醉门诊,让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手术前先要去这个门诊评估? 麻醉门诊,让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

点击看视频

从去年10月开始,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专门开设麻醉门诊,让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为“中国麻醉周”,今天,让我们走近麻醉医生,了解这群健康守护神不为人知的一面。

手术登记前见麻醉医生,患者说很安心

“医生,我准备做个无痛肠镜检查,请帮我评估一下。”75岁的刘宇(化名)在内镜检查登记前,走进了一站式术前准备中心C位的房间——麻醉门诊。这段时间,麻醉手术部副主任医师姚媛媛一直在这里坐诊,刘宇递上了预住院的导诊单。

了解到刘宇有糖尿病病史,姚媛媛在电脑上仔细查看了他的各项检查和化验指标后说:“你的血糖控制得不太好,做无痛肠镜的风险会增加,我马上帮你联系内分泌科医生,调整一下用药方案,一周后,再来这里评估,达到术前最佳状态,就可以进行无痛肠镜检查了。”

她和刘老解释: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和患病类型,会存在心、脑、血管等风险,导致诊疗过程中风险增加,所以很多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情况后,再进行全身评估后进行无痛内镜检查。

听了医生的话,刘宇有点如释重负,“虽然很多人和我说,麻醉是睡一觉的问题,但我一直担心自己年纪太大,又有糖尿病,有些检查风险大,现在麻醉医生评估过,我就安心了。”

“来我们门诊的,有的是对于手术麻醉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我们要解答困惑;还有一大批有慢病或者高危因素的患者,要进行内镜检查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更为详尽的麻醉术前评估。”从幕后走向台前,姚媛媛对于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更强了。“昨天,我还接诊了一个骨折患者的家属,肝功能不好,但又想进行手术,就找到我们门诊来评估风险。”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浙大二院在探索麻醉门诊的服务。浙江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负责人、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介绍:“初期,这个门诊仅对部分高龄、危重但需要做无痛诊疗或手术的非住院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这些年,人们对于手术康复和检查恢复的要求更高,这对于麻醉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将关口前移,在一站式术前准备中心嵌入麻醉门诊,对日间手术患者和高危因素患者进行充分的个性化评估。

麻醉评估关口前移,让诊疗更安全

“手指凉不凉?”

“有没有胸闷情况?”

在麻醉门诊,麻醉医生的问题都问得挺细致。除了完善术前检查,他们同时还对患者术前的生命状况进行全面调控,包括血压、血糖的稳定、气道的准备、全身评估等,保障患者的生理机能达到术前最佳,并对患者进行情绪的安抚。

为什么要问得如此详细?严敏和我们说了一个真实病例。三个月前,68岁的陈大伯来麻醉门诊就诊。他要进行一个肺结节的择期手术。陈大伯坐在门诊的凳子上,说自己平时都在规律锻炼,但说到运动时,他提到一个细节——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胸痛,坐一会就可以缓解。当值麻醉医生评估心脏功能时,听诊发现心脏有些微的杂音,考虑陈大伯是来做肺手术的,心脏检查还没来得及完善,所以等大伯做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麻醉医生发现大伯果然有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疾病。

“我们马上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充分评估讨论后,认为大伯心脏瓣膜病变严重,猝死等心血管意外风险较高,建议优先处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待心功能改善后再进行肺部结节切除术。”严敏说。

麻醉医生是外科医生的合作者

严敏如此总结

“目前,我们手术和内镜检查患者中,50%以上人群是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管理,需要系统化评估和麻醉方案个性化制定,来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加快住院流程和周转。”

术前麻醉评估的关口前移,外科医生也大力点赞。浙大二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施小宇擅长腹股沟疝气手术,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他说:“麻醉医生的术前评估,让我们手术更有把握和底气。”

从去年10月开设麻醉门诊以来,严敏密切关注着门诊数据,“运行小半年,现在日就诊量在70—100人左右,最高的时候有160人。”严敏预估,未来门诊人数还将攀升。

无痛范围拓展广泛,麻醉人才仍缺口巨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的疾病谱也在不断的改变。原先的麻醉手术以手术室内麻醉为主,如今手术室外麻醉数量越来越多,在浙大二院的手术当中,手术室外诊疗超过了50%。

2013年,浙大二院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集约式无痛诊疗中心,囊括了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宫腔镜、胆道镜等内镜诊疗服务,并且覆盖了超声下穿刺诊疗、超声刀、射频消融等。去年一年完成近5万例人次无痛诊疗。

据统计,2020年,浙大二院仅在介入诊疗中心就完成各类手术近2万例,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提供24小时无缝隙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边是对麻醉科医生需求的大量增加

一边是原有的麻醉科医生远远不够

!!!

严敏在多个会议上,疾呼麻醉人才的培养。

她说:按照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合理比例,麻醉科医生和医院手术床位的比例应该是 1.5~2:1,这还不包括近年来急剧发展的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无痛分娩等麻醉工作岗位;而同样规模的医院在发达国家通常会拥有由 120~150 名麻醉医生组成的团队,在我国国内却达不到。

“以我们医院为例,有109位麻醉医生、130多位规培医生、近100位进修医生,即便每年有10多位麻醉医生加入,但人手依然比较短缺。今年新招进了15个麻醉医生,算是比较多的一年了。”严敏说。

但并非招入,即可上岗

一般来说

需要5年本科,3年以上的硕士

及博士研究生教育

再加上5年临床医师经历

才能培养出一个成熟的

主治医师级别的麻醉医生

让严敏等麻醉学科专家振奋的是,《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等国家发布的文件,对麻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业务范畴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包括麻醉医生数量、麻醉医疗服务领域、扩大推广镇痛服务等具体规定

严敏相信,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带来的必将是更为舒适安全的就医诊疗体验!

作者丨杭州日报 柯静 都市快报 俞茜茜

视频丨浙江日报 周旭辉 来鑫萍

指导丨麻醉手术部 严敏

资料整理丨麻醉手术部 钟寅波 姚媛媛 王琴

责任编辑丨童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