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莱昂·布莱克表示不再参加连任选举,此前他已卷入一系列棘手情况,他担心继续任职将给疫情下的博物馆雪上加霜。

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被曝画作多年抄袭,她公开致歉称“万分痛悔,难辞其咎”。近期,在上海、北京、深圳,书画家郑孝同、艺术家张培力、设计师何见平、陈维各自举办了个展。其中,年近八旬的书画家郑孝同出生于书香世家,是海派书画家郑午昌之子。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美国纽约|MoMA董事会主席莱昂·布莱克

宣布卸任,担心继续任职将给博物馆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昂·布莱克

据ARTFORUM中文网援引《纽约时报》报道,MoMA董事会主席莱昂·布莱克(Leon Black)已经知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同事们,他将不会参加今年6月博物馆董事会主席的连任选举。这次离职并不意外,因为布莱克与已故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的关系,艺术家、社会行动者和员工已经持续施加了数周的压力,要求博物馆解除布莱克的主席职务。

据称,布莱克在3月26日下午特别召开的远程会议上向同事们告知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将在近日的董事会议上正式宣布他的决定。由于博物馆一直在试图解决布莱克与爱泼斯坦的关系问题,会议日期一再推迟。据报道,布莱克本人也担心,他若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会给已经备受疫情危机影响的博物馆雪上加霜。

此前,布莱克已经提前辞去了私募股权公司阿波罗全球管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意外地也放弃了主席一职,理由是他自己和妻子的健康问题。在爱泼斯坦案之前,他在阿波罗的领导地位已经引起艺术界的质疑,去年3月,示威者在“行动剧场:海湾战争1991-2011”展览的最后一天占领了PS1 MoMA,原因是阿波罗公司对原名黑水公司的国防承包商Constellis Holdings的投资,2007年该公司的员工在巴格达尼苏尔广场枪杀了17名伊拉克平民。

布莱克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MoMA董事会成员,于2018年被任命为主席。他是否会彻底离开MoMA董事会还有待确定。(整理/宗禾)

中国上海|书画家郑孝同

继承郑午昌艺术遗风,“明徹同舟”呈现50余件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孝同(左二)

3月26日,《明徹同舟——郑孝同书画精品展》在上海市郊嘉定老城“现厂”文化创意园区内一座古色古香的“明徹山房”中开幕。展览由朱晓东策展,呈现郑孝同50余件书画作品,包括其山水画和抗疫主题,并大部分为新近创作,展现画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讴歌。

郑孝同出生于书香世家,是海派书画家郑午昌之子。

海上名家郑午昌融绘画、书法、诗词于一体,1932年,他在上海开办汉文正楷印书局,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行销国内外,被蔡元培誉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孝同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孝同作品

在坚守传统绘画理念的同时,郑孝同长期探索“笔墨当随时代”的课题,于传统中出新。近年,他的泼墨山水画一改以往画风,为传统图式赋予了更能被当代人接受的新样式。行家评论:“画如其人,朴实无华,透出一股静、淡、雅、逸的风韵。”

郑孝同尝自评画风:“清厚而已。”短短二字,内蕴深厚。“清”为清爽,落笔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厚”则为厚重,以意驱笔,笔笔落在实处,画面有物绝不空洞。

此次展览中的抗疫主题作品,包括抗疫主题国画《武汉加油》;致敬执甲白衣的《满江红》书法,及手卷、对联……作品技法丰富多彩,有青绿、浅绛、水墨、金碧等多种表现形式,更有一部分采用泼墨晕染制作的新品。(整理/宗禾)

中国北京|艺术家张培力

扫描身体成“作品”,回应后疫情时代的集体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培力

近日,中国艺术家张培⼒个展“身体数据2020”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开幕,展览名称来自其五年多来所创作的新作系列的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展览现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2019年11⽉,这批作品曾在上海展出,不久后,中国和整个世界开始⾯临新冠病毒的威胁。这⼀预⾔式的作品在疫情期间继续发展,包括专为此次新展创作的两件机械装置“碰撞模式”1和2。这两件机械装置在动荡、激烈、强迫的碰撞中展现了内在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对⽴⽽随机的动态中记录了时间和历史。

张培力生于1957年,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并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国内外机构收藏。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挑战了人的观看习惯。此后三十多年中,他继续从事装置、摄影、版画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文/钱雪儿)

中国青海省|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

画作多年抄袭,被曝光后公开致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筱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寒松作品(左)与王筱丽作品(右)对比。网页截图

3月26日下午,青海美协主席、美女画家王筱丽在被质疑涉嫌抄袭后,首次发声,承认抄袭。并称,抄袭作品没有参加过任何展览和评奖。同时,向马寒松和网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希望恳请大家的原谅。

王筱丽在公开《致歉信》中表示,“由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给马寒松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也给中国美协和青海美术界带来不良影响,我万分痛悔,难辞其咎。”

有评论指出,王筱丽的恶劣行为,不仅侵犯了原作者马寒松署名权、取酬权等著作权益;而且也欺骗了买家,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王筱丽虽已为其恶劣的剽窃行径向马寒松道歉,但还缺了向受她蒙蔽的画作买家道歉、退款。她作为堂堂一省美协主席、美术馆馆长及中国美协理事,明显德不配位,甚至连一般画家的职业操守都没有;其各种职位包括会籍的去留问题,也需相关方面尽快作出回应,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公开资料显示,王筱丽,又名王小丽,1975年9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祖籍陕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20年10月,王筱丽当选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她的作品多次获全国美展奖项。

原作者马寒松于1949年在天津出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书装专业,1978年起出版连环画作品70部,获中国第四届连环画评奖绘画银奖及优秀封面奖,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天津画院终身签约画家。(文/宗禾)

中国深圳|设计师何见平

把“白日梦”放进展厅,呈现个人历程与设计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见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见平个展现场

从早期留学时追求德国平面风格的摄影“蒙太奇”,到强迫自己与原来摄影图形的逼真视觉断裂、转而追求对立的极端 “模糊”,再到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山水”,围绕最熟悉的人脸创作“肖像”,将中文和西文书法、或东西文字编排传统中的一些规则置换、逆向思考和实验成为“文字”,源自艺术表现方式的“艺术”,集结出版和书籍设计作品的“阅读”,为各类品牌与企业设计的视觉“形象”,及至“策展”传达何见平作为策展人对置身当下时代的某些问题、实验、缺憾、预言的阐释。这九个单元相互联结,记录着何见平的设计。此次的绝大多数展品均首次在中国大陆亮相,它们不仅展露出何见平25年来设计创作的成长、演化,也体现了随着数字化等技术变革,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平面设计及至商标、品牌与包装设计、广告创意、视觉传达等专业持续演进及立体化的过程。

何见平1973年出生于中国杭州,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后赴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深造,自此在柏林生活、工作。他曾获德意志国家设计奖金奖、德国红点奖全场大奖等,并被英国V&A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文/钱雪儿)

中国上海|艺术家陈维

装置艺术再造的“城市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维 图片来源:Dazed China,摄影:王阳

艺术家陈维于1980年出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的艺术创作始于杭州,最初从事声音艺术创作与表演,而后转向于影像及装置。近年来,他更是不断地以布景和多媒介装置结合的展出形式,将其工作延伸至现场。

3月27日,其个展“Good Night”在上海昊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艺术家自2013年起持续创作的“新城” 系列为主体,以新作《新站》和《大玻璃/24小时》为其延续,共展出20余件近十年的摄影、装置及现场情境作品。艺术家以夜为幕,带我们进入对城市的想象,以及个体身处其中的状态。

城市在现代化的推动下不知疲倦地新陈代谢——纵向上拔地而起,横向上四面出击。陈维的“新城”计划正是去不断捕捉、重访、截取和再造这些转瞬即逝的“城市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维《折叠床之光》2009收藏级喷墨打印

“金属圆片”系列是艺术家最早的尝试之一。曾风靡一时的许愿池在陈维的镜头下剥离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意象,无论是在黑暗中光斑闪耀的“金属圆片”,还是在废墟中流光溢彩的“新城”,都是陈维用光的语气叙述着介于旧与新或新与更新之间的“悲剧性”之美。(整理/陆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