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无意间看到了《北京晚报》几年前对屠呦呦的一个报道,看的我非常愤慨。

这篇名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的文章,披露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那段时间,屠呦呦的一些科学家同行们,竟然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阻截与屠呦呦相关奖项的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帮屠呦呦的同行们,阻拦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给屠呦呦颁发奖项的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是他们认为——屠呦呦的这个奖,没有经过严格上报,程序不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还有人甚至公然表示——宁可不要这个诺奖,也不要屠呦呦一个人独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科学家,身为一群科研工作者,这帮人,竟然对名利看得如此之重——自己得不到诺奖,屠呦呦也休想拿——这种心理,竟然发生在一群科学家的身上,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情?

科学家这个神圣的职业,是多少人儿时做梦都向往的职业。但是如今,一些科学家们竟然如此争名夺利,如此勾心斗角,如此嫉贤妒能,这实在是大大地刷新了我对“科学家”一词的认知。

我就纳了闷了,屠呦呦拿奖了,关你们什么事呢?你们实在不服气,可以在科研上跟屠呦呦较劲,用实力超越屠呦呦,然后自己也拿个奖,这样不好吗?

为什么身为科学家,看到同行拿奖了而自己没拿,就联名给评奖委员会写信,以此阻拦委员会发奖呢?屠呦呦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人家就是拿个奖而已,有必要如此眼红么?

其实关于屠呦呦被一群科学家围追堵截这件事,《澎湃新闻》也曾经报道过,只是当时反响不大。

而在《澎湃新闻》的这篇报道中,也说出了这帮科学家围堵屠呦呦的另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认为——发现青蒿素是集体的功劳,屠呦呦不能将功劳独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澎湃新闻》还披露称,有一些科学家,竟因屠呦呦在学术同行中声誉不高的关系,屡屡暗中举报屠呦呦。

屠呦呦就是拿个奖而已,有必要因为声誉不高、名望不大而举报人家么?屠呦呦也没吃你们家大米,有必要对人家如此恨之入骨的举报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项的评定,是依据诺贝尔的遗嘱实行的。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诺贝尔奖的过程中,获奖人是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的,因为诺奖评选的第一标准,就是成就的大小。

而诺奖评选的过程,是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由评奖委员会(三年换一届)在从推荐的1000—2000名候选人名单中,进行各项诺贝尔奖的筛选与评定的。

那么谁有推荐候选人的资格呢?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是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的人——只能由这些人推荐,不得毛遂自荐,无须领导审批。

也就是说,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的产生,完全是推荐产生的,因此诺奖的评选,是完全不按某些中国科学家所认为的“程序正确”来办事的,也不是按照地位高低、论资排辈来分成果的。

不用上级批准,不看地位高低,不看辈分大小,只看研究成果对人类贡献的大小决定是否拿奖——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评选机制,把一些中国“正统”的科学家惹怒了。

屠呦呦这么一个没声望、没称号、没审批的“三无科学家”,竟然把诺贝尔奖拿到了,这还了得?

身为一个“正统科学家”,屠呦呦拿诺奖了我没拿,这不是变相说明我的科研水平不如屠呦呦这个“三无科学家”么?

身为一个“正统科学家”,屠呦呦拿诺奖了我没拿,这不是变相说明我拿那么多科研经费不合理么?

身为一个“正统科学家”,屠呦呦拿诺奖了我没拿,这不是变相说明我的声望名不副实么?

以上,应该就是为什么一些科学家对屠呦呦获奖如此恨之入骨,宁死也要把屠呦呦的名字从诺奖名单上拿下来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件事,相信部分人应该能看出我们的学术界为什么出不了太多诺贝尔奖的原因了。

我们学术界的一些科学家,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擅长窝里斗,只干着一些“双输”的事情——这种学术氛围,怎么可能出得了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大师来呢?

看到屠呦呦拿奖了,他们就只会想着我不得奖,你也别想得奖;看到屠呦呦拿奖了,他们就暗中举报她“不够资格”——有这种同行在,谁敢安心搞科研?

总有一帮所谓的科学家,对自己的同行心存着一腔赤裸裸的仇恨;总有一帮所谓的科学家,他们只想着把科研当成一种牟利的手段,而从来不会想着用科研来造福人类…

那么,这帮联名围堵屠呦呦,对屠呦呦如此恨之入骨的科学家,到底是谁呢?

只能说,相关文章没有披露,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认为,不管是谁,这帮人都应该被拎出来曝光在阳光下。因为如果这帮人不被曝光的话,那么他们势必会在暗中抱团作恶。而如果让他们作恶得逞的话,那我们的学术圈,必将会永远在“劣币驱逐良币”中暗无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