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3月29日讯 近年来,让消费者办了会员卡、充值卡后,商家卷钱跑路,消费者解决无门自认倒霉的事情常有发生。这既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又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逐渐成了一个扎手的难题。今天,记者从李沧法院获悉,该院通过诉前调解,强化诉源治理,成功为75名健身卡退费纠纷的消费者捂住了“钱袋子”,并且敦促健身机构对其他近500名会员做好参照处置。为这道社会难题的破解,提供了可借鉴的选项和路径。

今年3月4号,李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审核网上立案材料时,发现有两起因健身机构会员退费引发的纠纷,与当事人沟通后得知,准备起诉的还有73人。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在涉案健身机构办会员卡的消费者多达500多人。“这样的案子不仅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儿,而且还有潜在的大批量群体性诉讼风险,决不能等到所有人都起诉后再处理。”该院立案庭庭长韩继升获知情况后,立即向院里作了报告。经研判,该院迅速制定方案,按照“解决一案、消解一批”的思路,将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由特邀调解员及速裁法官立即跟进调解,努力把纠纷解决在诉前,减少群众维权的成本。

稳定是头等大事。考虑到这件事涉及人数较多,为防止矛盾激化影响稳定,法官和调解员一方面保持与申请立案的当事人进行联络沟通,耐心释法明理,安抚急躁情绪,并由他们及时向其他有起诉意向的群众传递好事情正在解决的信号。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经多种渠道与健身机构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对其反复劝导言明利害。3月11日,该负责人来到法院表达了解决意愿,但也向法官倒了倒他的“苦水”。原来,这家健身机构2019年开始经营,还没营业满一年就遇到了疫情,生意大受影响。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得到控制,经营场地又要被征收。因为补偿问题没有和产权人达成一致,健身房被断水断电,只能关门歇业。办卡会员要退款,自己不是不想退,只是亏本没钱。现在正和产权人谈赔偿,已经有了一致意见,赔偿款到位就退费。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3月18日,调解员组织现场调解,促使双方在相互理解、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了健身机构在1个月内退费的调解协议,并当场进行了司法确认。同时,敦促该健身机构主动联系其他73名准备起诉的会员,逐一明确退款额,现已全部达成和解。健身机构还承诺,后续其他会员如需退费,也将参照处理。至此,仅用十余天的时间,一批潜在的群体性纠纷得以在源头圆满化解。

“当下,我们正在进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教育整顿的实效,应落脚在公平公正的执法办案上,彰显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上。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诉前调解机制,深入参与和推进诉源治理,不断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切实把纠纷化解在源头、让问题解决在萌芽,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李沧实践,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李沧、平安青岛作出积极贡献。”李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永奎说。 信网记者 王琪

[来源:信网 编辑: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