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当你知道生活中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饶毅就是这样的英雄。

“我亲眼目睹,几个重点大学的老院士,居然围着一个处长赔笑。”饶毅怒气冲冲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毅最看不惯中国这种靠着关系而不是靠科研本身价值申请科研经费的风气。他曾在《自然》这本世界名著中公开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批评中国科研风气不正、科研基金分配靠关系等。他认为科研基金的分配多少要参照科研项目水平的高低,而不仅仅是谁和领导关系好。

饶毅是谁?他就是原北大生物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毅

他曾公开举报武汉大学某位医生学术造假行为和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生裴某发表的论文中存在造假行为,引发学术界一片震惊。

而这位校长不仅仅敢于直言、敢于批判现代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他还时时刻刻有着一个“中国心”。

为了弥补祖国生物科学的空白,他放弃了美国丰厚的报酬和国籍,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任北大任生命科学院院长,并推动并组织了北大的第一个生物科学的课程。

这样的行为前人已无数次上演,但后人还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一公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他:“我不敢说我完全理解饶毅,但十多年来我看到的是一个正直、智慧、敢言、有思想、有远见、心口一致、忠于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科学家。”

在2011年,饶毅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他就表示永远不参加院士增选,而这一切现在已经成为了事实。

这是科学界最高的荣誉,可他最终却不屑一顾;虽然他没有获得任何头衔,但在众人心中,他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美国驻华大使曾经问饶毅:“你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

饶毅回答:“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政府违背了本身的建国信条和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领导地位,这让我为自己成为美国公民而感到羞愧。”

而且饶毅对特朗普的很多行为嗤之以鼻,觉得他不配做美国总统。

他这种如鲁迅般直来直去的说话风格最终让他失去了美国的永远入境权。

但他从不后悔,他觉得人就应该活得真实一些,当别人不尊重你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尊重自己。

而且他也是时时刻刻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并影响身边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毅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讲话

在2015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他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获得了北大学生9次掌声):“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自尊自爱在媒体人中并不传诵,但它永远是社会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众人报薪者,不可使其独冻于风雪”,也希望国家能多一些像饶毅这样的麟凤龟龙,让星星之火燎原于中华大地。

饶毅觉得人生最后的阶段应该达到这样的状态:

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