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菏泽市东明县位于山东省最西端,是黄河入鲁第一县、山东省长寿之乡,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同时,这里又是山东省重要的高端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近日,记者就“十四五”时期东明的发展布局等问题,采访了东明县委书记张继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张继争:“东明南北产业特色鲜明、差异较大,犹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全县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南部则以生态农业为主。为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东明县顺应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求,结合《东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编制,对全县发展功能区重新进行了划分和定位,将全县14个乡镇(街道)所辖的1370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为高质量发展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两大功能区,着力构建“北工南农”空间格局,努力实现县域差异化高水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谈及新发展阶段两大功能区的谋篇布局,张继争介绍,高质量发展功能区主要涉及东明北部5个城郊乡镇,这里交通便利、园区设施完善,是东明乃至菏泽市石油化工产业的聚集区和核心区,被认定为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但同时,东明县石化产业目前仍存在链条短、产品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张继争说:“我们将按照鲁西南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功能定位,集聚资源要素,以东明石化产业园为主要承载地,依托东明石化、中信国安化工等骨干企业,持续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重点发展高端化工及工程塑料等新材料产业,着力抓好300万吨减油增化、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做精‘油头’、拉长‘化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塑造关联产品复合发展、产业链条贯通融合的全新发展格局,推动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石化集团

张继争表示,东明石化将加快推进UPC技术工业化应用,准备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世界首套工业化高端化工新材料示范装置,引领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吃干榨净”石化产业链上的有效资源,东明还将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企业集群,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功能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石化集团

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有76公里黄河岸沿线和全省最大的黄河滩,面积达到317平方公里;有5座大型国有集体林场、总面积3.4万亩,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有全市首家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1.6万公顷;有5座水库、34条河流,总流长673公里;有45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2万亩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万亩虎杖种植基地、万亩生态水产养殖基地等。张继争说:“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我们打造生态保护功能区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黄河滩区万亩

虎杖种植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争介绍,绿色生态发展功能区主要包括南部9个乡镇,这里耕地平坦、连片集中,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是东明“中国西瓜之乡”核心产区和全国第二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东明依托这些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积极建设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同时,东明县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的要求,决定这些区域不再新上工业项目,凡引进的工业项目一律采取“飞地经济”模式落地到北部工业区,享受税收分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村台安置社区

绿色生态发展功能区涵盖了东明县整个黄河滩区。在国家、省、市大力支持下,东明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顺利实施,12万名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正在成为现实。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滩区长期蛰伏的发展潜能将得到空前释放。张继争表示,东明将积极对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立足滩区自然生态禀赋,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手抓生态修复治理,一手抓农业转型发展,把黄河滩区建设成为现代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涵养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明田园绿色“1+X"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东明县已经在滩区建立了全省首批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和首个环境资源法庭,积极运用法治手段保护滩区生态环境。同时,东明县将加快“滩区高效农业+黄河特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建设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古村落,提升扮靓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进一步擦亮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县域经济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