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币圈行业,利益相关者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不乏会出一些阴招。通过散布关于竞争对手的所谓黑幕,恶意中伤他人,目的就是为了忽悠消费者或用户,让竞争对手失去好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业社会里,“黑公关”似乎从来没有缺席过,只不过他们活动阵地不断变化着。以2010年为界,“黑公关”事件以前集中在食品饮料领域,目前集中在币圈。这是因为,近年来币圈的规模和市场集中度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据报道,ZB,WBF,GUSDT等多家企业均披露过遭遇类似“黑公关”。报告分析了近年来52起“黑公关”事件,描摹出这一现象的整体现状:食品饮料领域和币圈领域占比接近一半。

要么聘请大量水军在社区里发布恶意信息来误导用户;要么聘请自媒体作者撰写抹黑对手的黑稿,再传播到各个平台。所谓“一黑顶十粉”,大量网络黑文不顾事实的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驱使。

纵观各类“黑公关”事件,从用户需求沟通,到“文章”策划,再到联系专业写手,成稿后还要寻求平台发表、扩散,进而制造话题,最终形成舆论攻击目标。可以说,这是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网络恶意推动传播现象舆情追踪与监测》研究报告认为,“黑公关”事件侵害了相关企业的商业信誉,网络黑公关行为已经成为网络社会毒瘤,涉嫌网络黑恶势力犯罪,应予坚持打击,它伤害的是互联网企业,更伤害的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肌体。

没错,对待“网络黑公关”现象,已经不是正常的批评与评价的问题,其行为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如符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假若社会放任“黑公关”,将危害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假若“黑公关”盛行,企业间的竞争就会从提升产品品质的主航道偏离,从比拼质量、服务、创意、价格滑向比拼道德底线、黑公关手段。

为何“网络黑公关”屡禁不止?显然这与目前权利人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过低的司法现状有关。一方面,“网络黑稿”隐蔽性高,取证难度大;另一方面,这一案件的实施成本低,加之网络的特性,传播范围大、速度快,破坏力强。法律虽有规定,但企业维权太过艰难。除此之外,作为整个“黑公关”产业链的组织者,始终隐藏在利益链条的背后。监管部门如不迅速干预,市场秩序将受到极大破坏。

要像整治黑恶势力一样整治网络黑公关,这是业内乃至整个社会的呼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治理网络黑公关,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一方面需要经营竞争者恪守商业竞争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只有法律具有足够的威慑力,增加其违法犯罪的成本,才能遏制网络黑势力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