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主一,1892年出生于今洪西村老李家埭一户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办学,曾任竟成小学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在上海大同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林钧等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奉贤党部执行委员身份开展革命活动,在奉贤东乡组织农民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8月在奉城潘公祠创立曙光中学,同时建立了中共曙光中学特别支部,刘晓任书记,李主一任组织委员。就是这所学校,保护了一批大革命失败后的幸存革命者如董冰如、刘德超等,保留了革命的火种。曙光中学的师生,除了教书和学习以外,还常常深入农民、渔民、盐民中间,开办识字班,并宣传革命道理。这年秋天,在中共曙光中学特别支部基础上,成立中共奉贤县委,刘晓任书记,李主一任组织部长。1928年3月不幸被捕,于1928年6月从容就义,时年3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牺牲前,他对前来探监的妻子说:“如果我死了,你不要哭泣,我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要抚养好孩子,并替我在曙光中学操场后面买一块地,就把我葬在那里,墓旁立块石碑,碑上题‘死得其所’四个字,这样我虽死犹生。”

李主一不仅是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据史料记载,他生前写下80多首诗,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博物馆内。这里摘录他的其中两首。

《布置洪炉铸少年》

布置洪炉铸少年,

年年春夏诵和弦。

载成桃李浓阴遍,

文化中心岂偶然。

从本诗可见 ,李主一同志对办学倾注热情 ,对后辈充满期望 , 对继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新的文明充满信心。曙光中学校史馆命名为“洪炉馆”,就出自此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捣练子·夹竹桃》

君子品,美人妆,

体态风流晚节刚。

不与凡花争俗艳,

芳姿个个倚幽篁。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为作者牺牲前所作。作者用拟人手法赞美夹竹桃花似桃叶如竹的高尚品格。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不争凡俗、依靠群众、矢志不移的革命决心。

李主一诗歌手稿(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送:奉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审稿:杨亮 杨珺 陆健

编辑:吴妍

• end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