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赵雍《浣溪沙》

简陋的房屋依然可以整洁,《陋室铭》中有一句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们有着固有的偏见,认为底层的贫苦百姓,生活在简陋污浊的环境中,而名门望族,家世显赫,那生活环境也必然是整洁敞亮的,可偏见往往是带有无法根除的歧视,它将把人带入一个无知的错误中。干净整洁这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身着污浊破烂的衣服污浊,乱糟糟的头发和那挥之不去的臭味,这往往是睡在天桥下的流浪汉才有的形象。谁能想到一国之主,会像一个臭气熏天的流浪汉一样生活?路易十四散发的臭味,让人在十步之外开始作呕,他为什么一直不洗澡,而是任由自己身上散发异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用水的方便,大多数人都会按时洗澡,而不像过去为节约用水而不洗澡。在中世纪的法兰西王国中,在路易十四掌权期间,他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头衔或是贡献,而是他那身上散发出的臭味,如陈年老醋般的让人恶心,可由于路易十四手握重权,无人敢对他的行为发出质疑与厌恶,只能忍受着。路易十四身边的一位情人,对路易十四身上的臭味,描述为“十步开外必能闻见臭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易十四浑身的臭味,也让他成为历史上味道极重的一位国王。在中世纪的法兰西,底层普通的劳动百姓们,基本都在公共的大澡堂中洗澡沐浴,而身份高贵的皇家子弟们,都会在自己家中修建一个独立的澡堂,用于自己的洗漱。当时人们没有什么清洁意识,欧洲的卫生环境极其糟糕,而且国王是一个极其邋遢的人,更是不在意城内的垃圾成堆的现实。久而久之,护城河和角落里堆满变质的各种垃圾,一到春夏之时,臭气熏天,让人退避三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卫生极其糟糕的时代,人们对个人卫生也并不在乎。当时路易十四统治的王国之下,大部分都是些贫苦百姓,他们日日受皇族的压迫,日日都在辛勤的劳作,更是很少去洗澡,身上也总是弥漫着垃圾堆的味道。子民和国王都不爱干净,各种疾病细菌便极其容易发生,接踵而至的鼠疫,也正是由于肮脏的环境和糟糕的卫生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易十四不洗澡早就不是一个什么秘密,当时在西方的政治体系中,权力最大的还是教皇,而西方的教派又是将不洗澡作为对教派的尊敬和忠诚,路易十四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便想要以不洗澡来表示自己的赤诚之心。他日日用香水味来掩盖自己身上的汗臭味,可时间一长,香水根本无法掩盖他的体味,反而在臭中带香,那味道闻起来更加的让人恶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易十四也害怕染病,洗澡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鼠疫一直扰乱着人们的生活,可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医术的医生来引导百姓,教他们正确的防疫办法。鼠疫的发生正是由于人们不爱卫生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愚昧无知,黑暗统治,无尽剥削,那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真实的写照,他们被奴役被误导,却无力反击,生活苦难永远看不到尽头,唯一相信的医生,竟也是保守愚昧的庸医,他们将人带向死亡的深渊却不自知,这也是一种悲哀。

“孔子云:何陋之有?”对于一个陌生人最初的印象,莫过于是他的衣着整洁或是穿戴干净,而非穿金戴银,全身上下都散发着金钱的味道。人只要做到干干净净,就不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可路易十四身为一国的君主,统治整个国家,而且是人民的表率,但他也太不注重形象,他的愚昧让人觉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