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芯荒”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芯片短缺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并从最开始的汽车行业陆续蔓延到家电、手机等行业,导致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陷入了一场持续性的“芯片短缺潮”。

以国内为例:华为因为美国的制裁成为了全球最缺芯片的企业,并且由于芯片无法满足手机的生产需求,他们连荣耀这个子品牌都打包卖出去了。

而近期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先后发声,表示手机芯片供应存在紧缺,部分芯片缺货影响到集团业务的正常开展。

此外,蔚来汽车在3月26日发布的一纸公告也引发了各界关注:由于半导体短缺,蔚来汽车决定从3月29日起暂停“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工厂的汽车生产活动5个工作日。

当然,既然缺芯是全球性的,那么受影响的必然就不单单只是国内企业。

比如3月25日,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宣布:由于芯片短缺,福特在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车工厂已经停产,并削减了肯塔基一家卡车工厂的产量。该公司预计,芯片短缺或使今年的利润减少25亿美元。

而美国另一家汽车巨头通用汽车也将北美的减产计划延长,原因同样是由于芯片短缺。并且停工减产可能使通用今年的利润减少约2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苹果公司也在近日表示:部分新款高端iPhone的销售受到零部件短缺的限制。

可以预见,当芯片产能持续紧张之时,相关产品必然也会顺势涨价。

全球缺芯如何发生?

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突然之间全球都开始缺芯了呢?

首先,芯片短缺问题是因为需求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在疫情暴发前,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长趋势一度放缓,一些机构也曾预期2020年销售可能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厂商并没有积极扩能。

但疫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格局,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家庭娱乐以及云计算等数据中心方面的需求飙升,各类型的半导体芯片需求几乎出现全方位上涨。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在去年达到44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6.8%。

其次,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美国和东南亚等几个主要的芯片产区都受到重创,芯片产能出现锐减。

因此,需求增长与产能锐减出现了冲突,芯片行业的实际情况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预期,芯片短缺的危机在全球范围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中国参与进去进行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少会出现短缺问题。

然而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全球芯片代工方面的存在感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曾多次制裁中国芯片代工厂。

比如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就曾多次受到美国的制裁。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的目的达到了,许多中国企业在他们的制裁之下确实受到了冲击。

并且在芯片行业初遭打击之时,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不过这绝对是两败俱伤的打法,打压中国代工厂绝对是加剧全球芯片产能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和东南亚等几个主要的芯片产区受疫情冲击是造成芯片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中国早就在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了,如果中国的芯片代工产能没有因为美国的打压而减少,那么凭借中国制造的进步速度和代工效率,芯片危机必然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要实现技术自强

从这次全球芯荒事件来看,中国制造在这个时代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中国制造的强大无可否认,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中国在尖端科技研发方面的不足,要对中国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比如美国对我们的芯片制裁以及这场全球性的缺芯危机就打醒了我们:依靠其他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那么无论是被人“制裁”还是像这次全球芯荒一样,中国都只能被“卡脖子”。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悲观,当我们放弃幻想之后,以中国的实力和发展速度,只要沉下心来搞研发,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迟早的问题。

就像比尔盖茨曾经质疑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国芯片时所说:“现在这些动作是在强迫中国自己制造芯片,这意味着你不仅放弃了这些高薪工作,而且会迫使中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这样做真的会有好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就连比尔盖茨这个美国人都认为放弃幻想的中国人会研制出属于自己的芯片,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因此,我们要尽快在这场危与机并存的芯片短缺潮中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到时候既有技术又有市场的中国,一方面将彻底解决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将成为芯片行业真正的王者。

我们应该相信,中华民族必将大步向前实现伟大复兴。

财经无小事,慧眼辨其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