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MR2到2007年止划过的时空,那时间就得倒流至1976年。其时第一代MR2还未在世界上露脸,仅处于TOYOTA工程队的构思当中,工程师们心想着造一部既有驾驶乐趣,且高效燃油经济性的汽车,这正为后来MR2的隆重登场埋下伏笔。时值1979年,丰田车厂历经3年而作的市场调查、论证,终于得出那部既有驾驶乐趣,且高燃油经济性的汽车,它就是1981年出产的SA-X,MR2之所以有今天,也全赖这部SA-X原型车的贡献。车厂很是重视这部运动小跑SA-X,随即请来当时的F1车手在日本与美国加州进行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TOYOTA SV-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SV-3的方向盘和表玉十分具有科幻感,相信当年的这个构思给了我们目前汽车设计一个蓝图。

MR2真正诞生的契机在1983年,当时TOYOTA在东京车展上推出SV-3概念车。这是一部令世人眼前一亮的车型,面对车迷们对它的叫好声不断,车厂即下令于1984年量产该车型,量产后新车命名MR2!几乎是同一时间,当地各大报章头条都争相报道那部MR2的真正含义:“Mid-engine, Rear-wheel drive, 2-seater”汽车,亦即采用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2座小型运动跑车,简称MR2。随着MR2的强势登场,日本第一部中置引擎汽车亦宣告诞生。但请不要忘记,MR2是一部定位为经济型的运动小跑,性能跟同厂一线跑车 Supra 参数 图片 )(MA70)仍有一段未可攀比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图中仍留于跳灯式设计的MR2,即是1990年的第二代产物,是从第一代AW11身上演化过来的第二代SW20。短轮/轴距紧凑型车身姿、中置小排气量引擎的设计,使它跟后期版“牛魔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一台出现在日本筑波赛道的WTAC(World Time Attack Challenge)赛车,所以理所当然这个比赛的赛车都会持有夸张的空力套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作为一台职业的WTAC赛车,这些空力套件并不是闹着玩的,它确实能起到降低风阻和增加下压力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跳灯设计,风靡一时的作品。另外这些巨大的碳纤维风刀,主要都是Hand Made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了增加赛车在弯道的稳定性,这车还改装了大宽体,增加了轮距,另外外观上也十分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轮圈方面采用的是RAYS的TE37,悬挂系统由Öhlins提供,轮胎是YOKOHAMA Advan A050S,前胎尺寸是265/35R18,后胎尺寸为295/30R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R2的动力系统,从其车架编号基本已经能猜上八九,SW20中,“S”代表引擎系列,此乃丰田最高性能的直列四缸引擎3S-GE/GTE;“W”代表了这款中置引擎的跑车系列,第一代名为AW11(10),第三代则是ZZW30;那“20”就不用介绍了,第二代。与之前一代和后一代的产品基本一致,SW20只有一款引擎供选择,便是一代名机3S-GE引擎。第二代的MR2共分为前、中、后三个不同的进化版本,前期车型已经拥有了NA(3S-GE)和Turbo(3S-GTE)两种不同的搭配,前者165匹,而后者则是220匹;中期版本,丰田对两台3S引擎作出强化,令NA版的动力提升为170匹,而涡轮版则是245匹水平;最后其只有自然吸气可供购买,同是3S-GE,不过已经过动力系统的彻底升级换代,例如加入了VVT-i系统,例如肚内零部件强化等,令其功率输出达到100匹/升的优异比例,200匹的NA MR2,绝对是小号的超级跑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这MR2里头的“心脏”必然是3S-GTE,但是引擎还未算得上暴改,其马力只是提升到了450匹左右而已,不过若想把圈速跑得快,并不是说马力越大越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这台MR2是第一次参加到WTAC赛事当中,它所取得的成绩是1:01.047,对于一台初次参赛的赛车来说,这成绩已经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那引擎在你背后,所以你总要面对炎热的车厢温度,再有它的噪音问题肯定会比FR车或FF车严重,因此有时候MR车的存在还是有点尴尬,作为车厂,你要投入大量成本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成本高自然车价也会高。所以你要求一台廉价的平民跑车拥有MR的设定,是比较难的,但又无可否认MR车具有丰富的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