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个承天寺,承天寺里曾经有个“艳词”和尚叫仲殊!

承天寺位于泉州市区,为千年古利,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建寺,初名南禅寺,后又名月台寺,景德四年(1007年)改名承天寺。承天寺一世祖为省澄法师,,近代有云果、弘一、转尘、转迷、性愿、会泉、宏船、广钦、瑞今千高僧辈出,各其造诣,薪火相传。千年以来,寺院建筑几度修缮,在鼎盛时期,庙宇40余座占地7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从新加坡回来的宏船法师特地来拜瞻庭,见寺院破旧,万分痛心,发愿重修。1990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并举行开光法会。唐代以来,承天寺名僧辈出,他们或擅佛学,或长诗词,或工书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北宋僧人仲殊就是其中的一位。关于仲殊,《苏轼文集》有这样的记载:“苏州仲殊师利和尚,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能够得到才华横溢的苏轼这么高的评价,可见仲殊当时声望之隆。仲殊,俗名张挥,字师利,今湖北安陆人,号蜜殊。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记载:仲殊曾因“游荡不羁”而被妻子差点毒死,从此已经看淡了男女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是他不能吃肉,吃肉就有性命之忧。所以仲殊就远离了伤心之地家乡安州,在苏、杭间云游,后来在承天寺出家。仲殊长于词作,尤长艳词,和尚写艳词,当时就有人颇有微词,昆山惠聚寺诗僧孚草堂曾赠诗以劝之,首先肯定了仲殊的高名盛誉和横溢才华,对仲殊把这样的高才用到艳词上深表惋惜,希望他能够把才能用在光大佛教上。崇宁年间(1102-1106),仲殊突然自缢而死。仲殊的词集名《宝月集》,因其晚年曾驻锡杭州吴山宝月寺而得名,该集早已失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人赵万里辑有《宝月集》一卷共四十六首,《全宋词补辑》又新补了二十二首,这些词作虽然只是仲殊所有词作的一小部分,但从中也可以领略到其“篇篇奇丽,字字清婉”的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