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梅盆景的失枝让很多喜欢雀梅盆景的人很是头疼。雀梅成型之日,就是失枝死亡之时。这句话的说法能站得住脚才能流传开来。雀梅的叶小芽红,姿态优美、枝干遒劲,制作出来的雀梅盆景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艺术享受。但养护起来难度不小,枝条的突然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时有发生,是何原因?有什么办法能够预防和尽可能地避免失枝、死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造成雀梅失枝的原因

1、根系受损

缺枝现象的发生,首先要考虑的是,雀梅的根系有没有受损?雀梅的枝条,皮很薄,水分存储的不多,主要靠根系直接给枝条输送水分,如果某一条根系受损,那么它负责输送的枝条就会有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出现,而盆栽雀梅因为盆土较少,土壤里的含水量更少,根系受损,必然会造成失枝,严重的整株枯死的现象。

2、养护过量

养护上不外乎浇水和施肥,而正是浇水和施肥不当,造成了根系受损,从而造成雀梅的失枝和死亡。浇水要及时,不能干一阵再涝一阵,浇水不足,水分无法供应,失枝就无可避免,浇水过多,影响到根系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积水烂根,而相对于的枝条无法吸收到水分,自然失枝,严重的整株死亡。施肥过多或太靠近根部施肥,会造成根系受损,影响到枝条的生长,严重的就会造成失枝。肥料一定要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勿用乱七八糟的秘方、偏方之类的。

3、枝条受损

雀梅的皮是很薄的,我们在养护过程中,不注意就会造成损伤。比如在蟠扎造型时,就一定要小心,使用的扎丝最好要带包皮的或者使用一层保护层再进行蟠扎创作,随着枝条生长,防止扎丝勒紧枝条,要及时的处理。像一般的经验丰富的老手,在做雀梅造型时,基本上都是修剪为主,蟠扎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雀梅避免失枝的办法

1、养好根系

造成雀梅缺枝除了人为的枝条受损之外,基本都是因为根系的缘故。养好根系,让根系更加的强壮,是不是就能减少雀梅缺枝现象的发生。要养好根系,除了科学的浇水、施肥外,还要及时的翻盆换土,盆栽的雀梅,盆土偏少,养分有限,想要养好根系,定期的更换盆土是必须的手段。

2、培养新根

雀梅盆景在上盆2年以后,把它重新栽进地里,大地是万物的母亲,雀梅在地里,根系能够充分的生发,接受大自然馈赠的阳光雨露,只要稍加管理,让雀梅的根系生发得更好,让对于枝条的各个根系多萌发侧根和毛细根,就算根系有稍微的受损,对于枝条的水分输送也不会送到太大的影响。这样也能缓解雀梅失枝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雀梅养护的正确方法

1、地域性

雀梅的品种繁多,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有,那么,南方的雀梅肯定是适应南方的气候条件,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冬季是不耐寒的,养好南方的雀梅,要保证环境的湿度和冬季越冬的问题。而想把南方的雀梅在北方养护,难度无疑会变大很多,所以,在北方就养当地的,像河南的雀梅就适合在北方生长,不光对湿度要求不高,还比较的耐寒。

2、顺应特性

但凡盆景,追求的都是叶片精密细致、细小雅致,这样生长的叶片才更加的好看,而为了达到叶片细小的效果,很多人对雀梅控水控肥,甚至伤害根系来达到目的,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只会对雀梅的生长造成影响。我们养护雀梅时,要多让雀梅接受光照,不能阴养,阴养只会让枝叶徒长。肥料的使用有技巧,我们要使用助壮素等一些辅助肥料,让养分下移,让茎杆粗壮的同时达到叶片细小、翠绿油亮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雀梅失枝就是大师也会很头疼,也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养护做到位,避免一些人为上的失误造成的失枝,就能降低雀梅盆景失枝、死亡的发生频率。我是@花房姑娘娟子,来波点赞、关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