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说看到“一家几口同时患癌”的新闻。

那么家族中有人得了癌症,自己可能会被遗传吗?

近些年,随着流行病学的统计和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发现的确有部分肿瘤存在家族遗传性。动物试验也证实某些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所谓的肿瘤遗传,实际上并不是肿瘤本身在遗传下去,遗传的是癌变基因。在此基础上,加上环境中致癌因素的作用,经过复杂的癌变过程,才能产生肿瘤。

大多数肿瘤有遗传倾向,就是癌症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该癌的几率较常人增高。但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只有约 5~10% 的癌症病例与遗传性基因出错有关。

如何判断家族里是否有遗传性癌症呢?美国癌症协会给出的建议简单总结如下:

1、家族成员是否罹患癌症时年纪较轻?

2、是否有人同时患多种癌症

3、是否有多个成员罹患青少年癌症?

4、家族里是否有多例患相对较罕见的癌症,如肾癌?

5、癌症是否存在于成对的器官中,比如眼睛、肾脏、双乳

6、家族成员是否有“离奇”的癌症,比如男性患乳腺癌?

如果回答上述问题的答案有“是”的话,应该考虑做相关专业咨询或者基因检测。

简单一点说:

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癌,不必谈癌色变;如果直系亲属中2~3人患同一种癌症,要高度怀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倾向,但必须通过基因检测予以排查。

注意,这6种癌症会遗传

甲状腺癌

多于3例遗传概率超9成

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

所以,如果家中有2-3个患过甲状腺癌的亲属,建议及早进行预防和基因筛查。

肠癌

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很多肠癌患者都是从肠道息肉开始的,最终演变成大肠癌。但你不知道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就是家族性的大肠癌。

对此,专家建议,如果家中有亲属患有大肠癌,最好在每年体检时加上结肠镜检查。

胃癌

10%的胃癌都是遗传

肿瘤专家介绍,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5%~10%是属于遗传性胃癌,也就是父母的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数遗传弥漫型胃癌,因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如果你自己是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体检时加上胃镜检查。

乳腺癌

近亲患乳腺癌风险增3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大家最为熟知的当属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茱丽。她从母亲那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为预防乳腺癌,她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

专家提醒,如果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低于50岁)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那么很可能是家族乳腺癌基因,你很可能就是高危人群。

肺癌

家人患肺癌+吸烟,风险高14倍

肺癌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学者调查证明,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的患者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达58.3%。

因此,高危人群预防肺癌最好的方式就是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

肝癌

明显的特征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遗传性的,这已经被医学界认可,并从基因水平证实。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癌症也会“重男轻女”

男性不仅癌症发病率高,患癌后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有相关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男性201.67/10万,女性124.06/10万;男性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的5年观察生存率低于女性。

专家表示,不只中国,国外也是男性比女性患癌多、治愈率低,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最为突出。

美国2017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相较女性,男性癌症发病率高20%,癌症死亡率高40%。英国一项统计学研究发现,男性罹患癌症的几率比女性高16%,死亡率高40%。排除一些男性或女性特有的癌症(如前列腺癌和宫颈癌),以及某一性别中更为常见的癌症(如乳腺癌),在两性都会罹患的癌症中,男女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更为明显,男性比女性分别高出60%和70%。

如何辨别癌症征兆?

1.咳嗽不停,痰中带血,警惕肺癌

肺癌的典型征兆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约2/3有顽固刺激性咳嗽。与感冒、支气管炎咳嗽不同,这种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无法减轻,通常是间断性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随喉部哮鸣音、胸闷、气促等表现,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有不明原因的低热。若上述症状持续2~3周不缓解,建议就医。

2.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

体重是健康“风向标”,其突然减轻是机体出现慢性消耗的表现,可伴随贫血、乏力、发热等。如果饮食运动均未改变,但体重在一两个月内下降10%左右,伴有厌食、腹泻、便秘等,要警惕上述几种癌症。不过,导致体重骤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请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3.疼痛,警惕骨癌、睾丸癌

疼痛是多种癌症的症状,多见于中晚期,骨癌和睾丸癌早期就可能出现疼痛。骨癌早期疼痛具有固定性、持续性特点,夜间尤甚,且日益加重。当感到腰背、四肢、关节等处疼痛、肿胀,找不到创伤、炎症、风寒等诱因,就要提高警惕。睾丸癌疼痛常是局部隐痛、胀痛,痛感不是很强烈,手摸睾丸能发现不对称,患侧体积增大,有下坠感。

4.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结肠癌、直肠癌

大便形态、颜色以及排便规律的变化,是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现。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长期下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腹鸣或隐隐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腹部可触摸到肿块,需及时就诊。不过,便血是临床上较复杂的一种症状,痔疮、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导致,但性状、颜色不同,若只发现便中带血不必过于恐慌,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5.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

80%的初诊乳腺癌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为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6.阴道莫名出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此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7.排尿疼痛、血尿、尿量变化,警惕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

血尿是膀胱癌发出的第一信号。75%~78%的膀胱癌患者有血尿症状,多呈无痛性或间歇性,有时会自行停止。血尿有些是可以用肉眼发现的,但多数肉眼不能察觉,需做尿常规检查。

8.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尿潴留都可能是膀胱癌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表现多是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等,血尿反倒不是主要症状。性生活时出现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也需警惕。肾癌早期表现不典型,部分人会出现血尿,无痛性间歇发作。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表现都应请医生判断确诊。

9.长期口腔溃疡,口内舌头有白色斑点,警惕口腔癌

口腔溃疡通常10天内会自行愈合,长时间不愈合的溃疡可能是结核性溃疡或者癌症。若溃疡伴有反复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热、干燥感,且超过两周不愈合,就要警惕。口腔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也需要留意。

10.淋巴结肿块,警惕淋巴瘤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出现肿大一般与各类炎症有关。但若出现肿块,则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结核等严重疾病的征兆。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11.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警惕食道癌、胃癌、喉癌

上述两大症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诱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的持续消化不良,需考虑胃癌的可能。长期吞咽困难,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异物感,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有菜叶、碎片或米粒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应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

12.嗓音嘶哑,警惕喉癌、甲状腺癌

喉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和咽炎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或有痰中带血、咽部异物感等,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或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应进行详细的喉镜检查。甲状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状,很多人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声音变嘶哑是甲状腺癌的一个信号,应及时做颈部B超排查。

怎样预防“家庭癌”?

家庭癌在众多的癌症患者中,目前仍然是少数。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机体内,存在着严密的针对癌细胞的监视清除系统,虽然暴露于同样的环境之中,但只要体质健壮,机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就会卓有成效地对抗癌细胞的入侵。

当然,还是有一些忠告要告诉大家:

① 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常食新鲜果蔬,少吃不健康食物;

② 坚持运动,避免营养过剩;

③ 保持心理平和,避免长期负面情绪;

④ 当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癌症,应查找致癌原因,改善生活环境,不必惊慌失措;

⑤ 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比如自检乳房就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有效办法,警惕不明原因的消瘦、便血、咳嗽等在癌症早期可能并不明显的症状,定期体检,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

声明:此文章仅用于大众获取健康方面的知识,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到医院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