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一个雕塑,做一个卡通造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常会看到一些外来文化作品突兀地出现,引起村民一时的围观,随后便弃置一旁。

本以为是在送“文化”下乡,结果显得格格不入,不能为乡村文化添枝加叶,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值得深入反思。

乡村文化到底如何振兴?是靠外来的援助,还是靠内在推动?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

民生周刊:在您看来,乡村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乡村有哪些文化?

朱启臻提到乡村文化,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是让农民读书,给农民写字、唱歌、跳舞。这些确实是文化,但跟博大精深的乡村文化相比,都是毛毛雨。

现在很多人不太明白乡村有什么文化,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对乡村文化的破坏。事实上,乡村是文化的宝库,包括非常多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分成几大类。

一是农业文化,比如种植制度、栽培方式、梯田文化等,其中有很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各种农产品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葫芦文化,还有各种花节、采摘节,如桃花节、杏花节、葡萄节等。

二是乡村百姓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如特色民居、特色美食等

三是乡村手工艺,像编织、酿造、写对联、剪纸、雕刻等东西,都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是乡村节日、习俗、民间文艺等,也是重要的乡村文化。

有些人对这些乡村文化视而不见,在建设乡村文化的时候,往往认为农村没有文化,总要弄点外来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民生周刊:您怎么看待乡村的文化人?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怎么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朱启臻: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乡村文化都是农民创造的,农民不是旁观者。所以,建设乡村文化要以农民为主体,而不是让一群外来人去表演。

要帮助农民建设、恢复、传承自己的文化,也让乡村文化与时俱进。比如,帮助农民把乡村美食做得更加符合科学标准。另外,对联、剪纸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化,但在乡村逐渐衰落了,有的房子根本没有地方贴对联,说明房子的设计师没文化。

地方政府可以加大对当地的花节、庙会的鼓励与支持,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甚至给予补助,帮助他们发展,这样百姓的热情便会被调动起来。

比如,浙江省晋元县的婺剧,是一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以为年轻人会不感兴趣,没有市场,但那里有几十支民间演出队,而且都很受欢迎,年轻人也很喜欢。

民生周刊:乡村文化怎么振兴,对各地都是一个考验,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朱启臻:振兴乡村文化,要把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并不是越老越好,也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所谓原汁原味,年轻人的欣赏水平、老百姓的需要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研究人员、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到乡村挖掘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文化能够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各地可以鼓励文化馆、史志办做这些事情。

比如,可以创作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舞蹈、故事,旧瓶装新酒,给老的文化形式赋予新的内容。

文化是综合的,像家风家训、族谱等都属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是家族社会,在整理族谱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而且百姓很有积极性。百姓的根表现在3个方面,祖坟、祠堂、族谱,做好这个就能凝聚人心,让人更有归属感,热爱家乡。

我们要对农民进行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为振兴乡村文化培养人才。此外,乡村基层干部要懂乡村文化,能尊重百姓的习俗,并且认真研究习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民生周刊:很多地方打造特色小镇、艺术小镇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地方的文化怎样才能建设得有特色?

朱启臻:要形成特色就要挖掘传统,特色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地域原因。不同地域的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地形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我们要尊重这些文化,以住房为例,黄土高原人家住窑洞,太行山人住石头墙饰板房,到了平原就是土坯房、砖房,到了南方就有吊脚楼,这些都是地方特色,农村建设一定不能规划成“千村一面”。

民生周刊:在乡村振兴中,文化与产业是什么关系?乡村文化应该产业化吗?

朱启臻:文化是产业的一个要素,比如农产品品牌,品牌就是文化。文化赋予产业鲜活的生命力,也延长了产业链条。

比如茶,从栽培到加工再到品茶、茶道、茶具等,能形成那么大的产业链,离不开文化的力量。

但我们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当成产业,文化不是赚钱的手段。现在很多地方搞旅游,其实就破坏了文化。文化有它的独立性,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人的信仰或习惯,是对生活的享受,不能把它们都变成产业。

比如,有些地方舞蹈,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跳的,但当地为了发展旅游,改成天天为游客跳,商业化了,这样大家就只看重形式,不看重内容。

因此,发展产业需要文化,但建设文化不要妄谈产业化,很多文化不仅不是产业,还需要赔钱来做。

(作者系《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乡村发现转自:《民生周刊》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