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近十来年我特别钟爱《论语》。《论语》带给我的是救赎,在我人生最灰暗无助的时候,《论语》拯救了我,孔子的智慧转化了我,《论语》中源源不绝的智慧给了我不断的滋养,也给了我心灵疗愈的力量。在不断研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论语》一书具备无穷的魅力,每一篇章都蕴含着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大义,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增强了这一认识。
问:你刚才用了“救赎”一词,还说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论语》给了你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说起我人生的灰暗时刻真是一言难尽。这实际上与我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父亲过于严厉且脾气特别不好,我自幼年起长期生活在被各种负面情绪与悲观氛围包围的家庭中,从小我就形成了对负面的东西很敏感的性格。
现在我总算明白,那是因为小时候我的心思在不该敏感的对象上敏感了,对不该忧患的方面过于忧患了。譬如,在少年时我就对生活、对人生前途充满了太多忧虑,我还怀疑自己身上这儿有病、那儿有病,尤其怀疑自己的眼睛有病。
我记得上初二的时候,我的视力下降,经常感到眼睛酸胀。那时农村条件有限,检查不出确切结果,为此我常常去医院看病,几年后才知道那其实是患近视的前兆。类似的疑病状态我持续了两年多。等到上高二的时候,因为学习紧张、压力大,我经常失眠与胃疼。一失眠我就服用安定类药物。由于长期休息不好,我时常感觉到头皮发紧,我就又认为自己的大脑出了状况。
因为长期的学习紧张,我的个性渐渐变得神经过敏起来。对不该敏感的方面敏感了。“敏感”本来是一个正面词语,指一种敏锐的感应或敏锐地思考,敏在《尚书》中也是一种重要德行,敏在孔子的思想中更是“好学”的代名词,他说自己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按照孔子的强调,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不良习气保持敏感,或者对人生应该遵循的礼、坚守的义保持敏感,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我在少年时代,就是犯了心思“过敏”的错误。
《易经》是忧患之书,《系辞传》说:“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意思是知所畏惧可以使人平安,掉以轻心必将导致倾覆;自始至终保持惕惧,其要旨归于慎求“无咎”。《论语》里孔子有几次提到“忧”,但都是指给人带来生生力量的动力之源。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反省自己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正是由于孔子经常有这种忧,才让他的德行不断地完善,最后修养境界一步步不断提升。而我们凡夫俗子,往往就不忧这些,过错才会一再重犯。孟子懂孔子,所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患”字本是个负面字眼,指心不安,但孔子让我们“患不知人”“患所以立”,即把不知人当成自己的所患,把自己的才德能否立得住当成自己的所患,自此以后时刻提醒自己要想办法做到知人,提升才与德,如此渐渐掌握了知人的智慧,把握了自己仕途或职业的主动权。
老子也说过“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就因为圣人把缺点当做缺点,最后才能避免缺点。试想,在我们小时候,所忧的都是什么呢?我们可能经常忧患的不外乎是能不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今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好职业,以及如何尽早摆脱自己的贫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有这样的忧患也是很自然的,人在没有觉悟的时候,常常做如是忧患。
真正的忧患意识是一种能给人带来积极进取力量的危机心态,《易经系辞传》有一句话说“忧悔吝者存乎介”,意思是要忧患今后减少后悔与羞惭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尽早重视规律运动的几微之处。所以说圣人懂得忧,善用忧,并善于转化“忧”。
问:请问你是什么机缘接触到《论语》的?另外,什么时候你开始觉得,原来《论语》的智慧能够让我改变我原来的状况。
答:我接触《论语》的缘分还蛮早,是在1988年我在北京读大一,偶然参加国际书展,买了一本从台湾引进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中的《中国人的圣书——论语》。
作者是台大中文系的宋淑萍老师,她是国学名家毛子水先生的学生。她的解读与点评很温馨、很活泼,把《论语》的思想智慧与生活相结合,还插入国外的诗歌,既感性又理性。我读后感到很温暖、很感动,以致我在大学期间反复阅读,还加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问:你觉得《论语》温暖在哪里?
答:在第四章,宋教授谈仁——克己复礼时可谓感情充沛而真挚,夹叙夹议,她笔下的孔子实在极大地感动了我。正是孔子阐发的“仁”的丰富内涵温暖了我。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仁:克己复礼-宋淑萍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王下》)
“仁,人也。”那么,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于是发生。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所以“从人二”——一个人独处,自无所谓人际关系产生。人和人相处,是最难的事,最麻烦的问题,因此“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孔子说,“住家,尚且以有仁风的地方为好;选择做人的道理,却不知道选择仁,这还可以算得明智吗!”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亲,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颜渊向孔子请教为仁的道理。孔子说,“为仁就是克制自己,循礼而行。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天下的人就立刻称他为仁人了。仁是由自己去行的,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那为仁的细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回虽然不够敏感,一定做到老师这话!”
礼是人应该遵行的正道,不过有时由于感情的冲动而背离正道,就是违礼。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避免行为脱轨的事发生,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仁了。实在讲起来,我们人最大的敌人却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跌倒了,不肯爬起来,别人是扶不起来的;即使扶起来了,也难保他不再跌倒!《史记·商君列传》:“自胜之谓强。”这话说得好极了。
鱼必自败然后虫生焉!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能够打倒我们——如果我们自立自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意志坚定,横逆风雨只是一种考验、磨炼。当然人受气于天地之间,有时难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有时又克制不了自己的自然性,比如好逸恶劳等。如果我们不能克制自己,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当然感情发泄是很痛快的,而舒服谁不会找!可是人要自制、要克已、要自胜,就得“勉强”自己!(在日文中,学习、用功、努力的意思,汉字写作“勉强”!)如果我们不能“勉强”自己,我们什么也做不成,老子说“强行者有志。”因为我们要找借口是太容易了: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太多了,我们要随时记住:真正的强人与勇敢者,不是气粗、拳头硬,是时时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自我勉强!孔子告诉颜回:为仁由己、非由人。
我们觉得人经常犯一种毛病:太重视别人的评价,而缺乏自知之明!(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怎么打人生的仗?!)以至陶醉在掌声中而迷失自我。一个人能“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自可宠辱皆忘,行所当行。
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仲弓向孔子请教为仁的道理。孔子说,“出了大门,对人要十分恭谨;用老百姓的时候,要十分敬肃。凡是自己不喜欢人家向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做到别人的身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使人怨恨。”仲弓说,“雍虽然不聪敏,一定做到老师这话!”
子贡回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一辈子照着做的吗?”孔子说,“那该是‘恕”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
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加到我身上的事,我也不希望加到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你还没有做到这个地步。”
孔子平时对弟子的教训自然很多,所以特别以“吾道一以贯之”做为提纲挈领的提示。道,本来指道路,引申当道理讲。千言万语总归一个:恕!这“恕”是古来圣哲教人做人的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字!所以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就答以“恕”。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礼记·中庸》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而曾子所说的“忠恕”和孔子所说的“恕”意义完全相同。
西方哲学家说,“人各自由,而以他人之自由为界。”比如:我们有保卫身体的自由,我们不希望受到别人的伤害,那么我们也不可以伤害别人的身体;我们有秘密通信的自由,不希望别人偷看我们的书信,我们自然不可以偷看别人的书信!我们不希望被骗,我们就不该骗人;我们不喜欢被人打、被人骂,我们就不该打人、骂人。我们只要将心比心、把别人当自己看待,就能做到恕。话是容易说,做可就不容易!
我们现在写的“私”字,说文上作“厶”,这就是我们的心的形,可见古代就已经体认一个事实:人心的自私!既然人都有私心,要做到处处为他人设想,想到自己的好恶的同时,也能想别人的感受,这就不容易!
人由于不能克制自己,所以表现得自私自利。由此看来,“克己”实在就是实行“恕”道的一种方法。我们必须克制我们的私心,私欲,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自然不是简单的事,必须有相当的德行修养才能做到。而一个人能做到恕,自然也就已经做到“仁”了,说到这里,我们也许可以了解孔子很少以仁许人的原因了。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仁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能够做到五样事情,就算仁了!”“请问是哪五样?”孔子说,“恭道、宽厚、诚信、勤快、惠爱。恭谨就不致招致侮辱,宽厚就能得人心,诚信就能得人信赖,勤快就能成事功,惠爱就能使人为我所用。”
孔子告诉颜渊:仁是克己复礼,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告诉仲弓:仁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我们以为,能恭谥、勤快,才能力行克已复礼,才能时时刻刻勿视、勿听、勿言、勿动非礼;能宽厚、惠爱才能恕以待人;能诚信才能讷口少言。勿犯非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讷口少言,乃是一个人要做到仁,在行为上要注意的事情;恭、宽、信、敏、慧,乃是一个人要做到仁。在性格上该具备的条件。一个天性具备恭宽信敏惠资质的人,如果再加后天的努力,在言行各方面多磨炼,自然可以止于至善,达于至德。
樊迟回仁,孔子告诉他:“爱人。”这两个字真抵得上千言万语。我们想社会秩序、人际关系都靠一个字维系:爱。如果人类没有爱心、人们不再爱人,那么社会必将充满恐怖,人和人之间也只剩下仇恨。
问:请你谈谈自己在修习《论语》后的改变过程,以前的不良习气被剥落的痛苦感受。
答:凡是蜕变就意味着旧有东西的剥落,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一步步复正的过程中,内心所经历的痛苦可想而知。在这个习惯改变与观念更新的过程中,不是说你决心够、毅力够,就能够立刻脱胎换骨,因为一个人根本的改变,就意味着他在身心灵三方面整体的改变。然而人的大脑并不是一台计算机,计算机可以把原来的旧软件给格式化了,大脑谈何容易!
每个人以前很多熏习来的旧有观念已在头脑中形成了定势,甚至在大脑皮层皱褶里产生了格式化的神经回路。改变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反省、更新观念,不断地去学而时习之。孔子关于“好学”的概念,离不开关键词“敏”字,“敏”字打通了脑与心。用心思考,就是要用符合仁义的原则来思考问题,必须是含带感情的真心。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强调“恕”,强调“闻义则徙”,强调“言忠信,行笃敬”等,都是走心的。中国传统经典观念,修身就是修心。孔子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为什么敏跟行有关系?就是一方面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保持敏感,其次,还要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合乎义、合乎礼,是不是合乎仁保持敏感。不符合礼的,你就要小心了,就不要做;不符合义的,你就不应该做。
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你决心要行仁,就不会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就像一位哲学家所说,“良心是世界上分配最为公平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要抱怨自己的良心不够”,这个良心就是孔子强调的“仁”,关键是自己的决心够不够强。
问:孔子思想带给您强烈印象的有两点,一是“恕”,就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原则;一是孔子的“忧道不忧贫。”孔子为什么会忧道不忧贫?我们都想要过富裕生活,而不要贫困。
答:忧道实际上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人活着到底要不要追求崇高? 有的专家学者把人要有忧患意识,解释得未免过于高大上,说每个人应该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范仲淹有他的相位和才华,而我们大部分人成不了范仲淹。但对于我们小老百姓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志”了吗?我们照样需要保有忧患意识,就是忧自己的德行有没有可能修养得再好一点。《易经系辞传》里孔子特别提出忧患九卦,就是强调人们要对九种德行保有忧患意识。
问:您读《论语》读得有滋有味,是有什么特别独特的方式呢?好多人觉得《论语》不就是道德讲章吗?
答:有一位哲人说了这样的一句名言,“小人物看大人物,总是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那一部分”,《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话,“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
我读《论语》有什么诀窍?其实孔子的一段自述一定要重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就是遵循了孔子的方法,其一,他读古代的《尚书》、《诗经》等古典,有一种强烈爱好;其次,他带着敏感的心去学;再次,他有“求”道的愿望。我也遵循他这个三字诀,这样《论语》就跟我发生感应了。感应很重要,《中庸》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孔子提示我们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有了这个态度,再加上两把钥匙,进入《论语》就比较容易了。我所说的两把钥匙,一是我一再强调的“敏”,即带着敏感的心思去体悟,第二就是要了解习惯的心理学规律。《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不就是恰恰因为习的道不同,才让我们的人生结局最后相差很远吗?
孔子的哲学思想都是从生活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所以他所谈的道一定可以指导我们的日用常行。要充分理解孔子的思想,必须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思考。我的经验是,当遇到《论语》中的某一句话感觉不太理解,要彻底弄明白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反省自己的生活经验,观想这个道理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
譬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句,很多人解释说“早上听明白了某个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对于这样的翻译,我很怀疑,孔子那么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是听闻道理比活着更重要呢?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反省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心想孔子肯定不是仅仅鼓励我们听明白道理就算了,自然是,到了晚上我要把之前自己思想中主导的旧观念替换掉,按照孔子说的“闻义则徙”,必须更新观念,不能再让错误的观念仍主宰我的心思命。
人生不是为听懂道理而听懂道理,践行才是硬道理!如果今后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对前辈学者的解释不满意,就返回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中,让自己练习代入式地体验一下,看看能不能行得通,找找自己的感受与感觉。
问:钱穆先生曾说,《论语》不是让你成为一个什么人,而是让你成为人的一本书。你对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答:“成为一个什么人”的意思,是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人的问题。什么类型的人,孔子用“器”来比喻。孔子强调“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应成为某一特定用途的人,君子不要被自己的工具性器用所局限。因为仁者,人也,仁爱的本义就是人,换句话说,只有成为人,才是完成仁爱的仁,也就完成一个君子人格。学以成人,就是这个意思。
譬如,孔子多次赞颂管仲,管仲的功业是一般人几辈子也完成不了的大业,他助齐桓公完成霸业,无论从才干、智慧还有机缘上,都让人无法企及。但是孔子仍认为管仲器小。按照孔子的理想,管仲应该协助齐桓公完成王道。
问:有很多版本注释《论语》,您怎么也有兴趣做一个自己的版本?
答:我阅读过将近二十种名家解释的《论语》,都是前辈学者或大儒解读注释的,但是站在初步接触论语的年轻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版本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不少遗憾,主要是不够关照到初学者的思考。我从热爱《论语》的普通读者走过来的,我关心如何使之在现代人生活中发挥出温故知新的生命力。
我特别重视把澄清概念要落到实处。如果不澄清孔子思想中那些重要概念的话,就无法理解孔子的整个系统的思想。我特地把《论语》中涉及到的十几个重要概念,譬如道、德、仁、义等专门拎出来,用一两千字把它说清楚。否则作为一个初读者,他掀开《论语》,仁字出现的频率那么高,义字也不少,礼字也到处都是,到底怎么理解?
《大学》里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按照先后顺序来的,“诚意”的意是什么?意是意念,就是个人的念头,在念头上就是没有邪念,然后才正心。对于“正心”,我原来一直认为只要自己与人为善,不存邪念,做人正派,就是心正了,读过《大学》我才发现那都是自以为是的概念,《大学》关于“正心”是怎么说的?当然这也是孔子的意思,在古代身跟心是一个概念,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这四种都跟情绪有关系。也就是,只要你被这些情绪负面情绪所控制了,你的心就不是正的。
儒家思想就是强调一个正,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对“好学”所下的完整定义,最后就是归结到一个“正”字上。
作者:崔正山。图书出版人。道善图书创始人,致力于推动国学在当代的应用。完成个人解读《论语》一书。本文以提问的方式,呈现出作者对于《论语》对成为一个人的思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