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房地产表现应该说是冷热各半。东南沿海城市和大部分省会重点城市的楼市交易旺盛,市场价格走高;中部和北方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持续走低。

这个楼市分化的表现,符合人口流向的规律。从人才争夺战开始,一二线城市的就占据了制高点,深圳、杭州等地每年几十万人口流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楼市发展也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到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人口,来自哪里?当然就是北方和中部地区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这个趋势其实是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人口输出大省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河南、安徽这些人口输出大省开始出现了人口回流,这一现象给中部省份崛起带来了新的论据。不过,人口回流基本上是集中回流到省会城市,而不是回流到三四线小城。

拿合肥来说,从2016年楼市快速上涨开始,城市知名度和体量都在提高。去年他们还官宣人口过千万,而且产业方向也越来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合肥的产业方向的明确,其省内的三四线小城市就还处于迷茫状态,外界并不能很好的定位这些小城市的发展方向。

城市没有找到自己明确的发展定位,就不能形成发展的合力,也不能吸引人口的流入。我们要反思,人口之所以流出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因为大学基本上在大城市;另一方面就是就业环境,大城市的商业和产业都很丰富,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两个方向,小城市要想吸引人口,就得丰富自己的教育板块,同时提振城市产业。我们看到,现在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跟各大院校合作办学,比如镇江就引入了江苏省内一些学校,这些学子最终有可能就会留在本地工作或定居。

提振产业,是各个小城都想做的事情,可是很多城市表现不太理想,招商结果不尽人意。对于企业来说,小城市可能没有足够的人才供应,受制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大企业迁移或者开分公司都是比较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做个总结,小城市跟各大院校合作办学是可行的,如果不能引进产业就要发展自身产业从而改善就业环境。随着这些组合拳的推出,小城市活力上涨之后,人口自然就有流入的可能,而楼市就有了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