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自从我得知怀了鱼仔,从如何顺利度过孕期,到顺利分娩,再到出了月子开始带娃,都是我和老公两个人完成的。

其实回想起来,在自己带娃成长的路上有好多事情想和你们分享。

今天特别想聊聊多数宝妈可能都会经历的“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偶式育儿,顾名思义,就是虽然结婚生子,但是另一半几乎在照顾以及教育孩子这方面零付出,如同孩子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里生活一般。

诈尸式育儿,则是另一半几乎不参与任何孩子的生活、饮食、教育,但是偶尔会站出来对孩子或者真正育儿的一方表明强烈的批评和指责。

自从我国2016年开始全面二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家庭不敢再要孩子。除去了当今社会的工作压力、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压力外,其实还隐藏着至关重要的一点,即“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所带来的心力交瘁 ——产后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中,失去的一方多为“爸爸”。从古至今,亦是如此。爸爸因为要工作,养家糊口,在家的时间几乎少之又少。那么,妈妈从孕育生命到生下孩子,就自然而然被大家认定为育儿的第一人。

可是现代社会不同了,女性也有了工作,很多家庭都是双薪家庭,那么育儿的第一人又从妈妈变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我刚刚也说了,从古至今失去的多为“爸爸”。所以其实我们看到更多的都是奶奶和外婆在隔代育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种模式下教育出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孩子从小到大接触的最亲密的人都是“女性”,不论男孩女孩多少都会变得女性化,感性、柔软、爱撒娇。相对的,孩子的性格中就会缺少理性、果敢、担当。

那么,这种模式下单独教育孩子的一方又会如何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产前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这个东西有多可怕?

妈妈们在孕育生命以及生完孩子的时候,因为内在的生产激素、雌激素的增加,外在的角色变化、心理变化,导致情绪敏感、易怒、爱哭。很多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忽视了妈妈们脆弱的心理。如果妈妈们长期没有走出抑郁,就会做出极端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长沙一位31岁的妈妈,从26楼坠落身亡。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8岁,小的才1岁多。
2018年,一位38岁的妈妈抱着只有7个月的女儿,从24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2019年,一位山东济南的二胎妈带着4个月大的儿子,从19楼一跃而下。
2020年,一位湖南某地的妈妈带着年仅五个月的女儿跳楼自杀,该女士是一位海归博士,5个月大的女儿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几乎每年的新闻都可以看到妈妈携孩子跳楼的事件,而据警方调查,基本上这些妈妈们都患有“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有多普遍?有数据显示,10%-15%的女性会产生产后抑郁症,50%-80%的女性会出现产后抑郁情绪。但很不幸的是,妈妈们明明是生了一场病,家人们却以为是妈妈们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产后重返职场的妈妈,在外面对着身材走样、母乳喂养、工作压力,回家后还要做饭、做家务、照顾孩子。而那时候多数“丧偶式”的爸爸以解压为由正在玩游戏、玩手机。长时期的心力交瘁,让妈妈们变得暴躁不堪。

如果不幸再碰上“诈尸式”的爸爸,对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表示强烈的谴责,和妈妈争吵,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打孩子。那么,这些原本已经心力交瘁的妈妈就会认为是不是自己连孩子都教育不好了。多方面的压力向这些妈妈们扑来,心理上承受着紧张、疑惑、内疚、恐惧,最后变成了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成长在“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环境下的孩子在面对长期接触的妈妈和几乎消失或者莫名暴躁的爸爸时,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面孔。内心开始扭曲,开始自责,开始疑惑,开始变得暴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既然是父母双方爱的结晶,就应该尽可能地双方共同参与育儿。

如果平时几乎不育儿的爸爸主动做家务、烧饭,睡前陪孩子读书、玩耍,那么孩子的内心安全感也会更加富足。双休日也不要宅在家里,真正意识到有了孩子就已经从两人生活转变为三口之家了,多组织一些出游活动,或者将在家玩游戏、看手机的时间多留着另一半和孩子,妈妈们也能避免“产后抑郁”,孩子们也能身心全面发展。

-END-

若喜欢,欢迎您关注我的账号

将我的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鱼仔麻麻”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