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央视喜剧综艺《金牌喜剧班》中点评董建春李丁时曾说,你们二位四十岁以后就不会说相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说得有理,不过不知道老郭注意到另一个问题没有,他自己在四十岁以后似乎也不怎么会说相声了,甚至都不怎么说了。

四十岁对相声演员来说很重要吗?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相声界的两位大佬,看看他们四十岁以后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逾古稀的姜昆,接近知天命的郭德纲,虽然在相声行业里辈分相同,但实际上他们是两代人,五零后和七零后。

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总有一些网友喜欢挑事,比如宣称“让郭德纲和姜昆分别开一场演出,看谁卖票多”,看架势有点儿像唱《惊雷》的那个网红挑战杨坤一样。

一般对于这样的网友,笔者都会提醒一句:“1995年,郭德纲和姜昆都在北京,那时候你怎么不让他们俩对开一场商演呢”。

当然,这种对着呛的聊天并不值得提倡,毕竟他们这两辈人的高峰期没有重合,一定意义上也有关公战秦琼的意思。比如陈道明是给小鲜肉当配角来着,但不能说陈道明演技不如小鲜肉,只能说属于他的时代过去了。

不过,我们仍然有一个办法来一次隔空对话,拿四十岁以后的郭德纲和四十岁以后的姜昆对比一下,看看他们在同一个年龄段的表现,为什么拿四十岁以后?那不是因为郭德纲现在正好四十多岁嘛,没法比六十岁以后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四十岁以前的郭德纲和姜昆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三十来岁成名,在成名前都经历过一段坎坷岁月。

他们的成名路上都有可称之为经典的相声作品问世。

姜昆在全国的成名有借到电视普及的东风,郭德纲的走红则享受到网络普及的红利。

姜昆成名后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春晚上多年担任主持人,出演电影《京都球侠》,客串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家人一起出磁带,自己出书,风头一时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成名后同样涉足主持人、电影、电视,也出书,成为娱乐圈的顶流。

姜昆成名后带着团队全国各地巡演,商演票价几乎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还把巡演开到了国外。

郭德纲成名后同样带着团队全国各地演出,商演票价同样高企,同样率团出国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郭德纲成名后的道路基本上是沿着姜昆的路子走的,两人的相声明星生涯高度雷同,如果非要说谁更红的话,笔者认为还应该是姜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姜昆甚至可以称之为相声历史上最红的艺人,没有之一。

郭德纲在走红程度上比姜昆差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美誉度,郭德纲在普罗大众那里有时候有点儿毁誉参半的意思,姜昆当年的美誉度可能会更胜一筹。另一个是作品的雅俗共赏,姜昆当年的相声接地气同时敢于直面弊端,他的相声可以被社会各个阶层的观众接受。比起姜昆来,郭德纲一样可以接地气,但在作品的格局和格调上无疑欠缺一些,还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四十岁以后的姜昆做了什么?

实事求是讲,姜昆的相声从1995年前后开始开始走下坡路了,那个“姜球球”倒是很应景,但却毫无新意。

从45岁开始,姜昆进入一个比较“折腾”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相声表现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面对小品的威胁,姜昆开始重新捡起相声历史上风靡一时的相声剧进行全新打造,在相声的表现形式上进行摸索,力图重现相声的荣光,代表作除了上过元宵晚会的《回眸望九》之外就是名声大噪的《明春曲》。

明春曲》开始创作于1994年,在初创期曾被姜昆拿到高校里展演,效果可谓是山崩地裂。但在当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巡演的条件,于是姜昆继续打磨了十年,在二十一世纪初终于让《明春曲》成为相声史上的经典,在国内外巡演一百多场一票难求。

这一点上,姜昆和陈佩斯有相似的地方,总是不愿意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喜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折腾,能主动摆脱自己的舒适区,这样的选择让人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相声传播渠道的拓展

在第一波互联网大潮中,姜昆也是其中一名弄潮儿,他创办了一家相声网站,一度被誉为“IT界说相声最好的人”。

姜昆搞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集思广益,用群众的力量带动相声的传播和创新,在他当年的一些相声作品里也引入了一些来自网友的建议和段子,而且姜昆也很注重网友的利益,一些作品他会标注来源同时付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相声行业历史的总结

盛世修史,姜昆在达到自己相声事业巅峰时没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总结相声行业的历史,这一点他和师父马季以及师爷侯宝林是一脉相承的。

姜昆策划、主编了《中国曲艺概论》和《中国曲艺通史》以及《中国相声一百年》等出版物和纪录片,并参与组织出版了相声宝典《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可以说,虽然姜昆在四十多岁以后的优秀相声作品并不多见,但他在其他领域为相声行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四十岁以后的郭德纲做了什么?

客观来讲,郭德纲相声的巅峰期在2004年-2006年这三年,之后开始逐年下滑,到他四十岁以后,我们赫然发现曾经要“说相声说到死”的老郭似乎不怎么喜欢说相声了。

于谦说他和郭德纲上台前都不怎么对词,往好了说这叫默契,往不好说这是敷衍,郭德纲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执着于说相声,更别说相声创作,要不然也不会在2012年闹出被全网吐槽的“抄袭”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曾经也想搞相声创新,比如他模仿《明春曲》搞了一个《中国相声史》,却因为水平和客户群体的问题惨败。郭德纲也出书,但他的书的价值无疑更偏向于赚钱,内容诚意不足。

比起相声来,郭德纲在功成名就之后似乎更喜欢跨界,当主持人玩儿综艺拍电影演电视剧,然后就是乐此不疲唱戏。

往好了说这是为了赚钱为了享受生活,往不好了说这有点儿不务正业。

也正是由于老郭这些花头,他的粉丝群体从相声迷换成了德云女孩完成了大换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同样是四十岁以后,董建春李丁的问题其实和郭德纲差不多,赚了钱有了名气之后忽然不会说相声了,不是说功底不在,而是沉不下那份心。相比之下,姜昆四十岁以后的个人相声作品也不算多,但姜昆最让人敬佩的地方是不忘对相声的那份初心,这一点也是郭德纲有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