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立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山拜寺口曾经的一个哨所据点

我是一名通信兵。40多年前就驻守在贺兰山中段,一个叫着黄旗(黄芪)口的山沟沟里头,从黄旗口到我们所在的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地标904据点,弯弯曲曲的,大约十多里山谷沙土、鹅卵石一脚宽小路。

20世纪70年代中初期,我们一群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从陕西秦岭山脉,当兵来到宁夏贺兰山里的通信部队。从此,就驻扎守卫在雄伟壮美的贺兰山深沟沟里,为部队通信线路联络畅通无阻,站岗放哨而日夜守护。

贺兰山,地处宁夏西、北、南方向,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至毛土坑敖包疙瘩和青铜峡,北起巴彦敖包。宁夏银川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隔贺兰山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军区通信站三连医助回访连队(904据点)遗址留影

贺兰山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有如群马奔腾。据说在蒙古语中称骏马为“贺兰”,故得名贺兰山。

贺兰山,南北走向,全长大约220公里,东西宽大约20至 50公里。南段山势较为平缓,北段山势自三关口以北较为陡高,群山林立,气势恢宏,悬崖峭壁,气度不凡,连绵起伏,绵延跌宕,不愧贺兰山之独特。其海拔在2000至3000米左右,主峰敖包疙瘩的海拔在3556米上下。

贺兰山,蜿蜒挺拔,峰峦叠嶂,弯曲绵缘,沟壑纵横。是宁夏境地西面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无情东侵,保护了银川平原的人文历史和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自秦汉、唐宋、元(辽、金、西夏)以来,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大约在公元1038年左右,党项族首领,元昊在此地建立西夏王国。公元1227年,大元朝成吉思汗,亲率草原铁骑,踏遍贺兰山缺,消灭了西夏国。疆域辽阔的西夏王国仅存在了189年。

贺兰山,挥之不去的印象和情怀。令人始终沉寝与醉卧在贺兰山博大深情的怀抱之中。感受山之神灵,感悟山之雄伟,体会山之高大,凸显山之坚实和宽阔,领略山之壮观和美丽。

当年我们进入贺兰山,来到宁夏军区通信部队时,十八九岁、二十岁。新兵连训练40天就下了连队。宁夏军区的通信部队,连队营房,哨所哨卡,基本上都设置分布在贺兰山深沟里头。以宁夏军区为标点,分为南北两个排,维护宁夏军区银川市以南和以北的通信线路,确保通信联络和通信指挥,全天候畅通无阻。我当时被分配到贺兰山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地标编号904,从事电源保障工作。是一名保证电源正常供给的室内通信兵

记得在我们通信兵里,传唱着一首通信兵之歌,歌词唱的特别好听“银线架四方,铁脚走万里,我们是红色的人民通信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胜与父亲80年初在贺兰山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904据点)山坡上合影

在我们三连通信线路管辖范围内,通信线路路径,从宁夏军区大院西门外,正西偏北到4公里处高家闸,地标编号207哨所,延伸至拜寺口、苏峪口,原西北轴承厂大山里的305哨所,拐弯抹角,来回曲折,途经206哨所,贺兰县暖泉205哨所,一路向北,弯弯曲曲,七拐八拐的到达大武口火车站哨所,最后抵达石嘴山市以北的黄河飞线杆。从高家闸207哨所到石嘴山市北的黄河岸边的黄河飞线杆,这1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都是我们三连的通信线路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胜与母亲80年代初,在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904据点)山坡上合影

我们管辖的通信架空线路,有铜线和铁线两种。地下埋的有各种类型的光缆线路。通信线路在深山沟里的架空明线,时常惨遭飞石击打脱落断线,也有人为的损毁,以及偷盗者的破坏,还有个别施工单位机械挖掘的毁损等等。

我们的通信线路,无论是架空明线,还是地下埋设的光缆线,都必须随时有通信线路专业人员看守、巡查、维护、维修,及时修复毁损线路,呵护现有通信线路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障碍,确保军内各级首长机关和部队通信指挥和军事通信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在高家闸的207哨所驻守过一年时间。没有担负通信线路巡查和维护,主要负责哨所两亩六分地的种菜任务。偶尔受连队指令,接受外出巡查有问题的通信线路。贺兰县的205哨所、原西北轴承厂的305哨所、大武口、陆军二十师师部左上侧的八号泉通信五连、石嘴山市北黄河岸边的参天高,黑色双杆夹着一个杆支撑的黄河飞线,飞越黄河,延伸到内蒙古的乌海市区。通信线路南排的212和215哨所,以及宁夏南部的牛首山,地标编号902通信点,我的足迹都到达过。在我们连管辖区域的通信哨所(卡)里,位于原西北轴承厂深山沟里的305哨所,面对通信架空明线,都在南北两面山的高坡至山顶。山体的海拔大约在2500至3000米左右,山坡斜坡的高度显得更长,陡坡,峭壁,实在难以攀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05哨所执勤,一旦遭遇通信线路断线,中断通信,接到连队巡查线路指令,出门巡查检修线路时,立马背上电话单机、铜线铁线、细细的扎线、脚扣、紧线钳、手钳等,检修线路必须的有关工具。两个人,携带的通信材料和工具,重量大约在20公斤左右。爬山、登杆,翻山越岭,崎岖的山路,上上下下,非常艰辛,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点儿没说错。

通信线路的黑色柏油杆子,到了炎热的夏天,经过太阳暴晒的柏油,从电线杆里头渗出来,外流,爬杆时,脸面被柏油薰的漆黑发紫,又疼又难受,两只手都被灼热滚烫的柏油黏住了,两手黑糊糊的,极不好受,很不舒服。攀爬的陡坡山路,行走的山涧谷底,时常磨破了脚,打了血泡,好疼啊!一不小心还会崴了脚,其艰难情景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各级首长机关通信线路指挥的高质量,高水准,为了通信兵肩负的巡查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军队的军事通信事业,为了部队的全面建设,我们无数个通信哨所的线路维护员,夜以继日的守护和奋战在通信线路上。

我和我的战友们,在贺兰山坚守维护通信线路,八九年,十多年,几十年,跟贺兰山有了永久的情感、情怀,深情,永远铸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贺兰山,永垂不朽!

贺兰山,功成名就!

贺兰山,情怀恒远!

贺兰山,百世韶华!

贺兰山,千古流芳!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曾经的领导,在贺兰山宁夏军区通信站三连驻地遗址合影,右二为王立胜

作者王立胜 陕西华县人,1956年5月出生,曾任家乡大队团支部副书记。1976年2月入伍,曾任宁夏军区通信站班长、给养员、司务长、助理员,宁夏军区独立炮兵营连指导员,兰州军区守备师炮兵团三营部及师司训队指导员,后勤处军需助理员,宁夏军区城区干休所助理员,固原军分区后勤部供应科科长,1999年3月退休。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