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因美军飞机的轰炸牺牲,他不是唯一牺牲在此次事故中的志愿军司令部工作人员,与他一起牺牲的还有参谋高瑞欣。高瑞欣是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市石佛镇高街村的无名英雄, 牺牲过后的半个世纪中, 鲜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因为是毛主席的孩子,也是毛主席家中牺牲的第六位亲人,所以受到的关注更多。实际上,高瑞欣与毛岸英有着极多相似之处。高瑞欣是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于1946年2月来到延安军委机关的。而毛岸英也是这一年回国、回到延安、回到父亲毛主席身边的。

高瑞欣与毛岸英年纪相仿,又同是新婚不久踏上战场的,两人的情况和境遇大差不差,因此结下不解之缘,很快就在志愿军总部结为好朋友。高瑞欣是1927年出生在河北农村的。高瑞欣的父亲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当石匠帮人打制石碑等石器,挣个辛苦钱。正是因为父亲的勤恳,高瑞欣才与当地大多数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能上学识字,不用成天放牛、打水、割草。

1935年,高瑞欣8岁,就读于当地小学;1941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冀中军区下属的抗属中学。次年1942年,因日军实行的“五一大扫荡”军事行动,八路军与人民群众遭受极大损失,高瑞欣的中学也受到影响。所以,15岁的高瑞欣投笔从戎,跟着几个同学穿越敌人重重封锁线,找到陆军第十七团驻地报名参加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参加八路军没多久,抗属中学在冀西完县峦头村复课,高瑞欣服从组织安排,重新回到学校重新开始学习。1943年1月,高瑞欣的学校与抗日大学二分校附中合并成一个学校,不久后又因情况有变,抗大二分校奉命转回到延安。而高瑞欣也跟着一起,第一次踏上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被编入抗大七分校二大队继续完成学业。

1946年2月,高瑞欣与上百名同学被调入到延安中央军委机关工作,高瑞欣等24人被分配到军委一局。军委三局是负责保障党中央、及中央军委与全军通讯联络的领导机关;军委二局是毛主席、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很早时候就组建起来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而军委一局工作职能,应该也是负责全军某项具体事务统筹方面的重要部门。

1947年,西北野战军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的前身,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上任后,组建起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将高瑞欣调到司令部作战科任参谋。从此以后,高瑞欣在彭德怀身边,负责起草文件、发送电报、送阅报告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是象棋爱好者,只要有空就喜欢和别人摆好车马炮杀几盘。而高瑞欣是象棋高手,也是此间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厮杀”在棋盘上。经过了解后,高瑞欣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彭德怀的欣赏和喜欢。

据彭德怀的秘书王亚志回忆说:“在西北野战军的时候,我有个很亲密的同学叫高瑞欣,在彭德怀身边任参谋,也很会下棋。彭德怀经常找他下棋。有一次和高瑞欣下棋,高瑞欣本就是不怎么想赢棋的好胜之人,结果这次他赢了。彭老总就说小高啊小高,你这个棋还是高啊,可是你这个个子长不高了。”

高瑞欣也不客气地说,你棋艺高,可你这个个子没比我高多少,你也长不高了。可见这种场合,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两人是平等的。后来高瑞欣去了朝鲜,彭德怀一见到高瑞欣来,就说:“小高来了,欢迎欢迎,现在忙,等空闲了咱们杀几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彭德怀对高瑞欣这位20岁出头的小年轻是相当喜欢,觉着他很对自己的胃口。解放战争期间,高瑞欣随着彭德怀南征北战,转战过大西北,参加过保卫延安、解放兰州、决战新疆、进军宁夏等重大战役。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2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彭德怀来到晋察冀解放区的建屏县西柏坡。

彭德怀将高瑞欣唤到面前,对他说了一段看似关心、实则命令的话:“会,开起来可能需要几天时间,这回到了你老家门上,我给你一星期的假,回去看看父母吧,不用急着回来。”闻言,高瑞欣的第一反应是喜悦涌上心头,反应过来思索之下,才想到:西北大战正酣,彭德怀作为西北战场最高指挥员,身在西柏坡,心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战场大小事,战报随时发来。

这个时候,彭德怀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有松懈,担心影响到西北战局,而高瑞欣作为彭德怀的机要秘书,更不能离他而去,只顾小家、不顾大家。高瑞欣念头至此,犹豫起来,不知如何开口婉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看出来了高瑞欣的想法,向来不苟言笑的他,微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去吧,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忘啊,不然以后你父母知道你到了家门边都不去看看他们,该埋怨我彭德怀不近人情了,我可不希望小高你这个小子,坏我老彭一世清白哩。放心去吧,你的工作我会安排人顶替的。不过你要记住,假期就七天,到时候准时赶回来,一刻也不能耽误。”

彭德怀没等高瑞欣反应过来,便转身向会场走去。高瑞欣向彭德怀的背影,无声地行了个标准军礼,目送他离去。回到驻地,高瑞欣向同办公室的参谋交代好工作,就兴冲冲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那年高瑞欣22岁,离家已经8年。他回到家乡见到日思夜想的爹娘兄弟,还被村里媒婆相中,介绍了同村姑娘李翠英给他认识。两人直接订婚了。

七天时间转瞬即逝,高瑞欣放下儿女情长,返回西柏坡继续进行解放工作。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区与西北军区合并组成新的西北军区,彭德怀理所当然地担任起西北军区第一任司令员,高瑞欣调任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之后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彭德怀兼任主任。随着西北全境的解放,西北地区的战略转向剿灭国民党残匪和恢复经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主抓西北军政委员会的经济建设事务,留在西安;而高瑞欣随西北军区司令部驻守兰州。这是自高瑞欣1947年后,第一次与彭德怀分开。1950年2月,高瑞欣请假回乡与未婚妻李翠英结婚。全村人向这位跟随彭大将军作战、为全国人民解放做出贡献的英雄,致以祝福和崇敬,婚礼十分隆重热闹,高瑞欣很开心。

新婚不久,高瑞欣带着妻子李翠英一同返回兰州工作地;路过西安时,他们去看望了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作的老首长彭德怀。彭德怀热情接待了他们,留他们吃了饭。回到兰州后,高瑞欣继续在西北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工作,李翠英则前往当地工农速成中学;高瑞欣忙着西北地区的剿匪反特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工作,李翠英忙着学习文化知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美好。

不过也存在着幸福的烦恼,因为聚少离多,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面。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指挥志愿军的在朝作战。同年11月上旬,高瑞欣接到彭德怀的入朝调令,只得放下依依不舍、即将生产的怀孕妻子,出国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7日,动作迅速的高瑞欣赶到朝鲜志愿军司令部向彭德怀报到,职务依旧是司令部作战参谋。第一次战役失败后,美军在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下,于1950年11月24日高调宣布“联合国军”即将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针对敌军的部署和即将开展的军事行动,彭德怀下令在25日晚间时候,西线志愿军向敌发起第二次反击战役。

刚到朝鲜,对工作、气候和环境还没来得及完全适应的高瑞欣,没有休息一下就投入到“作战参谋”的工作中——熟悉和掌握敌我情况。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兼作战处副处长成普,在延安时期是军委一局副科长,高瑞欣是他的老部下了。办公室有6名工作人员,成普、龚杰、徐亩元、杨风安、毛岸英和高瑞欣。每天有两人昼夜值班。

毛岸英和高瑞欣因各种地方的相似,两人没过几天就成了好朋友。志愿军司令部的副司令员洪学智曾幽默风趣地开玩笑说道:“你们这俩后生这么投缘,想必上辈子就是兄弟吧?也真希望你俩这辈子再续前缘生生死死都在一起。”高瑞欣和毛岸英挠了挠头,相视而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瑞欣对毛岸英的感情是不掺“攀高枝”的利益杂质的,因为关于毛岸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长子的消息,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少部分人是不包括高瑞欣的。

没曾想,洪学智的玩笑之言一语成谶,说完的两天后,两人牺牲,果真成了生生死死在一起。志愿军司令部在10月下旬,进驻平安北道昌成郡的大榆洞。此地是朝鲜半岛重要的金矿所在地,距志愿军第一次战役首开纪录的歼灭美军一个营的两水洞不过20多公里。

战争开始后,大榆洞矿区停工,周围的居民点散落在东北、西南的山沟内。志愿军司令部和志愿军政治机关占下原为矿场办公人员的一间大房子,将其改造,一分为三——东边那间是彭德怀办公室,中间那间是会议室,西边那间再细分成两小间,一间作为彭德怀睡觉的卧室,一间作为警卫通信值班室,昼夜有人值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司令部,作为中国在朝鲜的志愿军的最高指挥机关,几乎所有的作战命令、战役指挥命令等信息都从这发出。这里,电话铃声和发报机声昼夜不息,像一个不停发散电子信号的小太阳,所以美军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地方。但美军不能确定驻扎此地的是志愿军哪一级别的机关。

因此,美军隔三岔五派出飞机进行空袭骚扰,试探反应大小,从而确定多大规模的战斗行动。此事,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军委知道了,向彭德怀等志愿军高层发出提醒,不过彭德怀没有太当一回事,虽挖好防空洞,洞内也置办好了一部分办公设施,可他并没有来这长期躲藏办公的想法。

11月24日,两架美军飞机到大榆洞上空,盘旋良久,迟迟不肯离去。副司令员邓华和副司令员洪学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了。为了保证司令员彭德怀和志愿军司令部同志的安全,当晚就部署好防空设施。规定,25日7点起,除值班人员外,一律到防空矿洞躲避,值班人员应在防空警报响起时立即离开办公室,进入防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5日7点,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外,其他志愿军司令部的同志已经进入防空矿洞躲避。早饭过后,彭德怀一如往昔,来到外面的办公室办公。不久后,防空警报响起,洪学智带着人生拉硬拽地把彭德怀拖进离办公室50米处的防空洞内。两三个小时后,敌人飞机的空袭还没来到,毛岸英和高瑞欣就从防空洞离开,回到办公室,和正在值班的成普和徐亩元,谈起当晚我军将发起攻击的事。

11点,4架敌机飞到大榆洞上空,防空警报发出后,成普等4人立即离开办公室,躲进防空洞。敌机并未轰炸,也未停留,径直向北方飞去。志愿军司令部的众人都以为这是奔向鸭绿江大桥轰炸去了,就放松警惕,成普等4位年轻人又回到办公室。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朋友联想到“狼来了”的故事。4架敌机向北飞了一段距离,又掉头加速飞回来,待发现敌机时,它们已到办公室的上空。刺耳的防空警报齐鸣,徐亩元和成普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冲出办公室。到室外后,仰视天空,看到许多白色球点——凝固的汽油弹自由落体到办公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普和徐亩元暗道一声不好,高声呼喊毛岸英、高瑞欣赶快出来。可当时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距房门较远的地方,一个在烤火,一个在看地图。他们回过神来想往外逃时,已来不及了。

近百枚汽油弹,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烈火,吞噬着办公室周围的所有东西。外面的成普浑身起火,扑地打滚、脱掉棉衣才幸免于难,但脸还是被烧伤了。毛岸英和高瑞欣未能脱身,牺牲了。其实这一天,高瑞欣并无值班任务,回办公室是因为他刚到志愿军司令部不久,急于了解敌我双方的位置、番号、行动等情况。

警报解除后,警卫员清理被烧毁的办公室,在灰烬中找到毛岸英和高瑞欣的遗骸。彭德怀安排工兵当场制作两副棺木,装殓两人遗体安葬于北山坡上,墓前埋下刻有毛岸英、高瑞欣汉字砖块以作标记。彭德怀获悉两人牺牲消息,万分内疚,中午饭都没吃;下午花了将近两小时的时间,拟好114字的军委电文,说明毛岸英和高瑞欣牺牲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彭德怀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致电西北军区,告知高瑞欣牺牲情况,并作出指示安排:“高瑞欣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中是有贡献的,望军区向其亲属给予慰问。”西北军区的副司令张宗逊、参谋长阎揆要、副政委甘泗琪立即进行讨论,鉴于高瑞欣的妻子李翠英已临近生产期,决定将高瑞欣牺牲的消息进行暂时保密。

高瑞欣遇难的17天后,他的女儿高彦坤出生。又过了几个月,待到李翠英的身子恢复得差不多,西北军区才告知她高瑞欣已成烈士的消息。李翠英当场晕倒在地。高瑞欣牺牲的两周年后,195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与政治部联署发出了001号“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送到河北高瑞欣之弟高子刚手中。高家人看着证书,陷入深深的悲痛和缅怀。

关于为什么不将证书寄往高瑞欣烈士的配偶李翠英处,因时间过于久远,已无法考证原因。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半个世纪以来,高瑞欣的 “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一直被高子刚保存,李翠英并不知情。由于各种原因,李翠英重组家庭后,没有与老家人联系,几乎没有向包括女儿高坤彦在内的任何人提起过高瑞欣这个名字,及高瑞欣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坤彦只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战斗英雄,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因何牺牲等事情一概不知,李翠英从来不说。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这是高瑞欣的故事首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可这却引起了高瑞欣老家人的愤怒和不满,高瑞欣的胞弟高子刚彻夜难眠:因为电视剧把高瑞欣的出生地给完全弄错了。

高子刚肩负老家人的重托,在1997年数次往返北京,向有关方面反映,想澄清真相,还原历史。虽一无所获,但年过七旬的高子刚依旧不愿放弃。高彦坤看着大火的电视剧,依旧不知高瑞欣就是自己父亲的真相。直到1997年春节前,高彦坤突然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叔叔”的电话,才了解到自己的身世。

高彦坤接着向母亲求证,李翠英知道瞒不下去了,瞒着也没有意义了,就说出了实情。不过,李翠英还是觉得高子刚等人有些多事,让自己和女儿徒增琐事和烦恼。1997年4月,高彦坤回到从未去过的老家,探望素未谋面的叔叔高子刚及其家人。当她从叔叔手中接过爸爸高瑞欣的 “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时,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证书,算是物归原主。高彦坤的失声痛哭,没人不理解。她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自己却没有,就问妈妈李翠英:“我的爸爸呢?我的爸爸在哪里?他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见过他?他不喜欢我吗?怎么不来找我?”李翠英都想尽办法掩饰,用各种理由搪塞,所以直到高彦坤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已为人母,也只是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战斗英雄,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父亲疼爱,高彦坤羡慕之余,内心还有浓浓的苦楚。逐渐长大后,为了避免继父和母亲的难为情,高彦坤选择不再提起这方面的事情。而时日无多的李翠英也一直没想告知女儿,她的父亲高瑞欣的事情。若不是高子刚因为电视剧中高瑞欣的籍贯错误,也不会来打电话给高彦坤。

当高子刚第一次打电话给哥哥高瑞欣的遗腹女时,第一次听到自己的亲侄女高彦坤的声音时,年过七旬的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脸上老泪纵横。关于李翠英不告知的行为做法,实在不知道怎么去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这么多年过去,李翠英不想横生枝节,给自己、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自己的女儿高彦坤和自己的家庭徒增烦恼吧。作为看客旁观者的我们,不知如何评价李翠英的做法。

47年的不相知,终于在1997年结束。父女相认的结局,可以让长眠于朝鲜青山绿水的高瑞欣瞑目了。正因为有毛岸英、高瑞欣等烈士的献身牺牲,才有现在中国的强盛。忘记他们的故事,就意味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高彦坤,应该为有高瑞欣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过去的遗憾得以弥补。

世间之事,各人观点,皆在评论处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