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至今仍然被十几亿人口流传使用的古老文字,它有时更像是简洁凝练的活历史

有人大胆预测在未来五十年以内,全球范围内推广普及最深的语言以及文字不是英语和拉丁字母,而是汉语和中文汉字,这是我们日益强大的最好证明。

然而谁能想到在九十多年前,中文险些被同化成拉丁文,历史有时候就是如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是顺应了那场"汉语拉丁字母化改革",不知我们今日的生活该有多么巨大的改变!

拉丁字母未出现前,我们的语言文字

如今每个踏入小学校园的孩子,语文课堂上的启蒙早已不再是"之乎者也",而是最简单的汉语拼音"a、b、c、d……"

每个孩子还不会书写勾横撇捺,便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汉语拼音,只是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拼音注字极大便利普及了全社会文化知识运用。

然而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历史并不长,在古代我们主要使用"反切法"

东汉末年由于外来佛教的传入,中方学者在传入的梵文字母——"悉旦"的启发之下发明了一种新的注音方法,即为"反切",也就是说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二字其中的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这种注音方法的的好处便是为编写韵书创造了条件。《广韵》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北宋以前"韵"的集大成者。

据专家统计,在《广韵》当中的声母有三十六个,韵母则高达两百个以上,这还不完全包括各地的方言的声韵注解。如此繁杂的拼音注解,想必只能在社会高级知识分子之间流传开来,并不利于整个群体的渗透普及。

汉字拉丁化进化史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西洋传教士名叫利玛窦,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太西字母",也就是最原始的拉丁字母拼音注解中文。

实际上,利玛窦及其之后的传教士,都将这种方式看做拉丁化的汉语,利玛窦为中文26个声母,44个韵母,5个声调,与今日我们流行的汉语拼音已有初步的相似性。

但是,还未等外国传教士将他们的研究设想进一步推广,时代就悄然已经发生了改变,清朝自康熙年间开始逐步走向封闭,"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文字狱"的四处兴起,这不是一个关于文学改革的最优年代。

清朝末年,洋人用火枪火炮击开了尘封已久的国门,再次有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全国各地,在当地他们甚至发明了用拉丁字母注解方言的方式来进行传教,厦门话、上海话、宁波话、广州话、等等晦涩难懂的方言,他们亦可拼写出圣经传教,此举皆是为了方便不认识汉字的普通民众阅读教义。

这样传教是否真的有效,目前已无从考证,但是这种拉丁化的汉语着实吸引了一批思想最为开放先进的读书人。

此时斗转星移,清王朝已然覆灭,动荡不安的民国时代就此开启,本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无数爱国志士,绞尽脑汁地为改革助力,其中在文学界兴起了两个著名文学改良运动:一则为"白话文运动";另一则为"国语运动"

这两项运动的影响十分深远,它们无意间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语言文字传统,日常用语书面写作皆革去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以及修订"国音"标准,主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1926年又颁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至此开始拉开汉语拉丁字母改革的序幕。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是汉字拉丁化的黄金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极端的反对一切旧的文化,渴望出现新的变化。

博大精深的中文汉语竟然险些就要被拉丁字母代替,很难以想象当时大多数的社会名流都对此项改革纷纷表示支持,其中郭沫若、鲁迅、蔡元培、翟秋白的名字赫然在列。社会上已然出现用拉丁文编写的教材。

1938年,一本名叫《中文拉丁化课本》的书籍正式投入市场,引来大批关注,此书的封面上用朱红色的笔迹书写着几个大字——"给初学北方话用的",翻开封皮在扉页上不加掩饰的标注着"知识分子初学用的"。

此书的作者名为许中,在第一课里他便证明了此书使用的是将汉字变更为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文字

但是他并没有废除汉字不用之意,对此他解释道:"中文拉丁化就好比是公共汽车或电车,价廉又快,汉字就好比人力车或乡间的轿子,价贵又慢,只是从来没有人说,现在已有公共汽车和电车,我们便可以不再需要人力车和乡间的轿子了。"

许中言下之意,便是认为汉字已经是一种不适宜于新时代的复杂文字,势必会被新生的快捷便利的文字工具所取代。

《中文拉丁化课本》中提到的注音方式,实际上并为简单轻松许多,有些地方的逻辑并不通畅,但是并不能说明它的存在是无意义的,至少这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提供了创造性的预见。

一锤定音

关于"汉字拉丁化"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依旧有人要推行"新的文字",主张应用上的方便快捷。

但是实际上任何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好比建造一所房子,总要先夯实地基,在想着在这之上建立怎样的高楼大厦,否则岂不是成了空中楼阁。

1951年,伟人作出指示:"汉字的拼音化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准备工作。"

推行新的文字的目的无疑是想要提高全民文化程度,让知识下渗,古言繁体并不意味着极度的晦涩难懂,我们可以适当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到了1958年,总理做出明确指示:"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至此国内对于"汉语拉丁化"的声浪才逐渐退去。

现如今,我们一直在推行文化自信,那如何才能提高文化自信呢?其实从这场险些汉字变为拉丁文的改革运动中便可得出答案,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对于自身文化的优劣势的清醒认识,不过度维护,也不极力摒弃,正视自身才是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