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指标到校”这一概念都很陌生或者模糊,他们都是等到孩子上到初三之后才对“指标到校”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指标到校”到底是一项什么政策呢?今天张老师就给大家来解读一下。

指标到校,就是考生所在区重点高中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区内每所初中学校的按该初中总学生数量比例被分配的录取名额,在考生所在初中按中考报考该高中的排名顺序依次录取考生,直到达到该初中所被分配的指标名额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个概念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说A市B区有一所D高中中考计划招生500人,那么有350人的名额就会分配给B区的所有公立初中学校,另外的150人名额分配给中考各区考生。

当然对于这350人的名额也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个初中,而是按照每个初中当届毕业生总人数的固定比例来分配,比如说,C初中有300毕业生,那么它就能按比例分到21个指标到校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家长会问,那会不会有初中学校分不到指标名额的情况呢?

我觉得是不会的,因为每个高中在计划招生中招生人数已经考虑了所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即使有偏差,也不会很大,所以上面的问题不足为虑。

那咱们接着分析,上面D高中还有150人的名额分配给了中考,这150名额是面向A市所有区的考生。也就是说,只要你中考达到了D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不管你是在哪个区都可以被D高中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你是B区学校的考生,中考分数还超过了D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那么你是不会占用你们学校的“指标到校”名额,只占用了中考的录取名额,为你们学校进入D高中就“节省”了一个“指标到校”的名额。

那么C初中“指标到校”的名额是怎么分配的呢?如果你是C初中的考生,中考分数并没有达到D高中的录取分,但是如果你的第一志愿报的是D高中,而且在第一志愿报的都是D高中的其他同学中(分数也没有达到D高中的中考录取分),你是排名在前21名(包含21名),那么恭喜你,你就可以通过“指标到校”名额直接进入D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上面的例子您没看懂,有什么问题可私信给我留言,我会在第一时间给您解答回复。

我们现知道“指标到校”是什么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地区要实行“指标到校”这个政策呢?它到底有什么好或者坏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如果是正常中考的话,肯定是那些获得优秀生源的初中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数量多,然后这些学校就会获得非常好的中考成绩,名声大振。

这样就会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生源到这个学校,形成良性循环。反之,那些获得不了优质生源的学校就会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政府为了减缓这种现象,就采取了“指标到校”这一政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重点初中对优质生源的垄断,实现相对的教育资源平衡。

所以,“指标到校”的好处之一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公平”的问题。第二个好处就是那些非重点学校的尖子生可以有机会进入到区重点高中了,这是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指标到校”也有一些坏的影响。

对于那些重点初中努力学习的孩子,如果成绩不是绝对靠前,“指标到校”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有些“残忍”的政策。因为他们本来是可以通过中考成绩进入重点高中,现在却被“指标到校”政策给影响了,所以他们岂能不伤心?

还有就是那些非重点初中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后,他们会非常不适应。虽然他们是本校的尖子生,但他们和其他重点学校的尖子生比起来差距真的很大,这些学生上到高中考试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倒数,大部分都会失去自信而厌学,结果反而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影响都是短时间的。政府的用意很清楚,就是想让自己所在地区所有的学校最终有一天都可以成为比较不错的学校,都能获得一些不错的生源,最终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所以,我们都应该怀着美好的愿望,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