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宴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类似于《论语》,是后人根据史料和传说总结编撰而成。宴婴,字仲,谥平,所以又称平仲、晏子。他是齐国人,曾经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君主,执政长达54年。当时百姓评价,“晏子存而民心安”。宴婴在历史上与管仲并称“管晏”,是春秋时期著名贤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晏子春秋》共8篇215章,通过记述晏子的生活轶事和与国君之间的对话来表现其思想。书里有很多话语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

这是晏子对于勇力的定义,舍生取义才叫做勇,不畏强权和不公才叫做力。齐庄公崇尚勇力,晏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勇力必须在符合道义的范围内,否则将会扰乱社会秩序,成为祸乱的根源。

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知道礼义廉耻。人若是不知礼,便会以下犯上,以强凌弱。力胜其长,勇多弑君,不利于社会安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

上面正确,处事公正就服从,上面行事邪僻还去服从,叫做悖逆。做事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助纣为虐。在近3000年前的春秋时期能有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4,“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

齐景公病了,请人祝祷。晏子劝他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疾苦。这段阐述得很精彩。如果祷告有用的话,那么诅咒也会应验。不顾百姓死活,使百姓怨恨,那么势必会有很多人来诅咒。全国的人诅咒,而两人祝祷,又怎么会有用呢?求神拜佛,不如多行善事,也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

齐景公宠信从楚国来的巫师微,晏子说了上面这段话。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天下归服,又何必依赖巫师。

6,“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

齐景公说,梁秋据和自己想法经常一样,两个人很和。晏子驳斥道,这样只能叫做同,不能叫做和。就像音乐,如果乐师们都是奏同一音调,则很单调,不是好的音乐。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就像我们交朋友,应该多交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看到更多可能性,有更多思想的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五尺童子操寸之熛,天下不能足以薪。”

一寸长的竹管,如果没有底,天下的米粮都装不满它。五尺高的孩童,如果拿着火苗,天下的柴草都不够他烧。欲望如果不加节制,就是个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满足不了。

8,“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

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骄横,骄横就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

符合道义敌人就少,让百姓富足,就能得到拥戴。为人处世也是这个道理,人品端正,招致怨恨就少,多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使自己拥有更大的舞台。

欢迎关注,明天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