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到征地拆迁没有应对经验,并且拆迁涉及到自身重大利益,相信很多被拆迁人听到要拆迁的消息时都是慌张的,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好哪些工作,才能让自身利益得到最大的保护,也害怕做错一步,就错失高额补偿。下面就给大家提示几点建议,希望每个被拆迁人都能守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收集法律法规、当地规章制度等文件,了解拆迁规定

我们国家针对征地拆迁作出的法律规定还是相对全面的,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那么,当遇到征地拆迁时,被拆迁人应该要有意识、有重点、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

被拆迁人首先要了解自家房屋财产是属于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拆迁,明确征收主体、征收项目、征收范围等内容。了解征地项目是否经过批准,是经过哪级政府的批准,征收程序是否有违背相关规定,征收开始时有没有征询相关公众的意见等等。这些与日后谈判和补偿数额息息相关。

二、对补偿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根据当地公布拆迁补偿方案等规定,被拆迁人一般能够计算出自家房屋拆迁可以获得多少补偿,再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补偿,可以综合判断一下补偿的合理性,以此衡量是否要在补偿协议上签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要保证被拆迁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居住条件有改善。因此,当拆迁来临时被拆迁人可以查阅相关规定或直接咨询拆迁律师,了解周边新建商品房市场价格,从而对补偿作出一个合理的预估。提醒大家,如果仍对补偿条件不满意,对补偿内容存在异议,为避免“越拆越穷”的拆迁后果,那就千万不要在协议上签字。因为只要没签字,那补偿就有协商的空间,尤其经过律师介入维权后,补偿问题往往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注意保存证据

律师总结多年的一个办案经验,发现很多被拆迁人遭遇违法强拆后,维权最大的困难、阻力就是“证据不足”。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证据的保存。应当要在知道被划入征收范围内后,就对自家房屋状况进行拍照录像,包括房屋四周情况、房屋内外的财产等等。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日后突遇强拆,而来不及拍摄与保存能够证明房屋及相关财产的证据,进而影响对合理赔偿的争取。

四、妥善处理各类征收文件

在征地拆迁当中被拆迁人会收到很多的征收文件,包括征收公告、补偿安置方案、评估报告、征收补偿决定等等,被拆迁人要妥善的处理这些征收文件,保存与备份工作首先要做好。并且要认真阅读每一份文件,及时咨询律师是否可以签字或进行维权。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在内的法律对征收程序及应当公布的征收文件都有明确规定,同时对于维权的时间节点与维权时效也有明确规定,而被拆迁人错过这些维权就会变得很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地拆迁中,既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伴随着套路与陷阱,给被拆迁人的合理补偿制造障碍,为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走好维权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