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微妙的社交暗示可能蕴含在狮子懒洋洋的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去动物园的时候,你很容易会看见狮子在打哈欠,这似乎没什么。
人类偶尔也会这样,而且似乎有一种传染性。
狮子也是如此,研究人员发现,打哈欠不仅在狮子中具有传染性,而且似乎可以帮助捕食者同步行动。
来自意大利比萨大学的伦理学家称,在南非研究斑鬣狗的行为时,他们经常有机会同时观察狮子。
他们注意到,狮子打哈欠的频率相当高,而且这些哈欠集中在短时间内。
打哈欠在脊椎动物中很是常见,可能是促进头骨的血液流动,冷却大脑,帮助提高警觉性,尤其是在休息过渡时。
鱼类和爬行类动物也会打哈欠,但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社会性较强的脊椎动物似乎已经将这种行为用于有利于群体生活的目的。
在许多物种中--比如人类、猴子,甚至是鹦鹉--打哈欠者可以用它们的 “哈欠传染 ”感染围观者,导致围观者不久后也会打哈欠。
研究人员们很好奇狮子打哈欠是否与社会关系有关,于是开始录制狮子的视频,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分析它们打哈欠的时间以及这些时间前后的所有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人员总共监测了19只狮子,他们发现,如果其中有一只狮子打哈欠,接下来的三分钟内,看到对方打哈欠的狮子自己也会打哈欠。
而且,这种传染性并未停止。除了打哈欠之外,这只狮子有11倍的概率去模仿原来打哈欠者的动作。
整体的过程是,一只狮子打哈欠,另一只狮子见到也会打哈欠。然后第一个打哈欠的狮子会起身走动或躺下,效仿者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研究人员表示,在狮子中,传染性的哈欠可能对维持社会凝聚力很重要。
打哈欠可以帮助狮子协调它们的群体运动,有助于让狮群团结一致,这对于合作狩猎和繁衍后代的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行为。
如果,哈欠传染已经进化到促进社交纽带的建立,在哈欠传染事件发生后,两只动物需要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起身走动]来增加它们互动的概率。
心理专家表示,哈欠通过传染性在群体中传播,可以起到提高集体警惕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些高度社会化的物种中,具有传染性的打哈欠在一些物种中更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哈欠往往标志着不同生理或情感状态之间的转变。
所以,打哈欠可能是一个社会物种中的个体向群体伙伴传达它正在经历某种内部变化的好方法。
打哈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行为,或许也是最神秘的行为之一,因为不同物种之间似乎有不同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