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椰树集团广告风波回顾

一波三折,椰树集团广告风波回顾

⑴3月25日,椰树集团发布的一条招聘信息,将自己推到浪尖风口,引发一场社会舆论的强台风,被质疑低俗炒作。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迅速约谈椰树集团,表示上述广告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依法对椰树集团发布的涉嫌违法广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椰树集团将低俗广告当作“宣传风格”,指出创意可以有,底线不能无。

《央视网》批评椰树集团这则广告不仅使用了浮夸表达,而且沿用其辣眼的大红大黄、加黑加粗的“小黄站”视觉风格,与某些不健康网站高度契合,可以说把广告的“健康表现形式”、法定义务丢到了九霄云外,批评椰树集团是“低俗广告界的‘老油条’。”

《新华网》评论道,做人三观要正,做企业三观也要正;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产品质量,要把心思放在正路上;不要试探法律的红线,广告营销无底线,企业口碑就“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⑵面对质疑和批评,椰树集团选择正面硬“刚”。不但继续置顶上述招聘广告,而且在4月2日发布文章《椰树员工担心招聘信息被查炒作将濒临破产》,文章为自己找尽了借口,并且提出了“五个担心”,将这次立案调查上升到了影响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开放形象、影响“一带一路”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⑶不过,4月5日,椰树集团官网已经删除了上述文章,而且还删除了之前置顶的引发立案调查的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无奈

于无奈

民营企业有民营企业的无奈,创业、经营过程中由于没有雄厚资金、没有优质资源,企业不得不在经营上不按常理出牌,投机取巧来谋生存、图发展。

所以,在企业创办初期、在产品上市前期不得不另走蹊径,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的眼球效应、谋取最大的经济效应。

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江浙等沿海民营企业为了满足当时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或花个一万多元在香港注册个“离岸公司”,或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注册个洋公司,然后授权自己在国内经营、生产。

因为企业确有不得已的苦衷,如国产服装品牌要进驻百货商场,没有所谓国外背景的企业就免谈,所以上述做法其实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如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嗤之以鼻,而对名为“港”、“洋”实为国产的产品趋之若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聘请一些香港“巨星”来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而实力不强的企业则花点钱请个三四流明星拍拍平面画册,图的就是明星效应。

后来,企业开始签约和包装“网红”,也是谋图企业或产品的“注意力效应”。

其中不乏精明的企业,捕捉一些可以捕捉的机会来炒作企业和产品,有的企业利用国外元首访华之机捕风捉影地制造炒点来炒作,有的企业则借助政府有关官员的公务活动来蹭热点和流量。

客观地讲,上世纪末,因为历史原因、为了满足一些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很多民营企业都尝试过打擦边球、低劣营销、蹭名人热度等方式来博取“眼球效应”、博取企业或产品知名度。这些企业实属是无奈之举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企业如果将打擦边球变成常态,或者如椰树一样将打擦边球或低俗营销视作“宣传风格”,就不能不说存在一些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打擦边球、低俗营销、炒作因为不自信

1、打擦边球、低俗营销、炒作因为不自信

如上文所述,但却有些企业却将这些手段常态化,并热衷于其中。像椰树振振有词地认为是“宣传风格”。

椰树集团经历三十余年的市场风雨实属不易,名企有名企的难处,加之近几年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椰树集团近年来的年均销售额一直在40亿元左右徘徊不前,且产品严重单一,口味多年不变,被不少业界人士用“老化”一词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椰树集团到了自我认知该更清醒些的时候了。

哗众取宠或许能带来热度和知名度但绝带不来美誉度;强大的产品更新升级能力、过硬的品质和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不败的法宝。

如果仍坚持低俗营销的“宣传风格”不变,仍孤芳自赏,不致力产品创新、不致力营销创新、不致力企业经营管理创新,那么,将是名企和名品的美誉度下降的时候。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所谓背负财富赛跑不快,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或多或少患上“大公司病”,不但心生自满自大情绪,而且机构臃肿又思想开始懈怠,应对市场变化已不再敏锐,一些企业已开始对市场变化失控。比如椰树集团仍对低俗营销痴迷不改其实就是因为对市场失控而不自信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恃宠而娇,是企业走下坡路的开始

2、恃宠而娇,是企业走下坡路的开始

如上文,椰树集团在4月2日发布的《椰树员工担心招聘信息被查炒作将濒临破产》一文中,不但字里行间没有反省之意,而且满是托词,更在“五个担心”的字里行间中上纲上线,满满的恃宠而娇之态!

客观地说,椰树集团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当地的就业率有很大贡献,当然市场、社会和政府对椰树的回馈也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椰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光兴,被评为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海南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海口市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首届创业企业家等荣誉。椰树集团的收获就更多了。

没有哪个企业敢说自己是救世主,如果一个企业成功后恃宠而娇,那它离走下坡路的时间就不远了。

所以企业经营像做人一样,要不忘初心,戒骄戒躁,方得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企业抛弃低俗营销是国家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需要

3、企业抛弃低俗营销是国家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需要

不得不说,低俗、庸俗、媚俗、恶俗在社会上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市场。

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或迁就消费者,为了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在“眼球经济”的旗帜下,娱乐化、名人猎奇、商业炒作、隐私曝光、女性肉体等低俗、庸俗、媚俗、恶俗等低趣味现象大行其道,已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或许曾经以低俗营销可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但国家现在正大力倡导新时代文明建设,那么,像椰树集团这样的名企是不是应该不再将低俗营销作为自己的“宣传风格”,带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新时代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守法经营,锐意创新

4、守法经营,锐意创新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日趋完善,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随着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日趋成熟,不但打擦边球的风险已越来越大,而且喧哗取众、哗众取宠的低俗媚俗恶俗营销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很期待,企业守法经营、锐意创新,将用心做产品、传播正能量企业文化成为竞争的法宝。

很期待,企业端正三观、经营有底线、讲究企业家精神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求。

(文/Joonyx江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