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山后妹妹依然能欢快地奔跑

前几天写了一篇三日内连登五岳的文章,写得热血澎湃的。正好清明时节,高速免费、春暖花开,就决定带着孩子去石家庄封龙山登山。在山顶看到牌坊上的刻字,觉得奇怪,回来一查,才发现无意之间完成了一次北岳朝拜。

或许有人会问,位于山西的北岳和河北石家庄封龙山有什么关系?

封龙山是北岳之英

封龙山是北岳之英

清顺治帝前的北岳在河北曲阳的大茂山,但在早期太行山难以通行,对北岳的祭祀一直是遥祭。而封龙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充当了北岳的“替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龙书院牌坊上刻的“北岳之英”

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立下封龙山颂碑一通,上面就写了“唯封龙山者,北岳之英”的字句。欧阳修在《集古录》中也把封龙山的小三公碑称为北岳碑,显然当时封龙山与北岳地位同等。

由于在封龙山祭祀北岳,公元前204年,西汉高帝还在现在石家庄南三环南14公里的元氏故城村设立了恒山郡。因此,恒山郡的设立和名字的来源,都与北岳恒山休戚相关。

没想到石家庄竟然与北岳恒山还有这么深的渊源。由此,爬一爬封龙山就等于朝拜了北岳,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封龙山远眺石家庄市区

另外,恒山郡后来更名为常山郡,常山赵子龙离开的那个家其实就是元氏常山郡故城。再往后,常山郡治所移至今石家庄东古城的真定。再再往后,真定跨过滹沱河移至安乐垒,再更名为正定,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正定县。

这其中的故事错综复杂,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以后再详述吧。

今天就主要讲一讲,三岁小姑娘爬封龙山的故事。

并且还要揭开一个谜底,为什么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故事可能诞生在封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龙山山脚寺庙内的壁画

三岁小姑娘第二次爬封龙山

三岁小姑娘第二次爬封龙山

这是妹妹第二次爬封龙山,第一次是在她妈肚子里,从山南爬的,但只是开车到半山腰,徒步转了转,就下山了。

妹妹自己比较正式爬的山之前只有一座,是浙江江山的江郎山。那时候只有两岁,是自己爬上去的,她妈背下山的。

这次爬封龙山是从山北,也就是传统的爬山路线,之前上学时春游爬过很多次。但三十年后这里已经变化很大,土路不见了,各种建筑和配套设施也建设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日里的封龙山鲜花盛开

虽然是小长假,但游人并不是很多,除了孩子想坐秋千要排队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拥挤不便。

最开始的一段路比较平缓,俩孩子玩得很嗨。后面山路渐陡,妈妈和哥哥就先跑了,让妹妹带着我慢慢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打造的瀑布景观

我:歇会儿,歇会儿,别跑那么快。

妹妹爬山有个特点,平路不想走,说累。越陡峭的台阶,爬起来越上瘾,拉都拉不住。这个节奏我实在是跟不上,只好不断让她坐下歇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被迫休息的妹妹

一路走走停停,碰到了两三波同样走走停停的阿姨、大姐姐,见到妹妹一回就夸一次。一面说小姑娘太厉害了,一面自嘲自己体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妹妹虽然没说话,但爬得更加起劲儿,可把我累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势越来越陡

最后一段陡峭的台阶我们没有爬,而是走的盘山公路,转过两个弯就到了“封龙书院”的门前。

此封龙书院不是彼封龙书院

此封龙书院不是彼封龙书院

爬了一路,妹妹已经很熟练了,面对“封龙书院”门前的台阶,很迅速就爬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色的小点就是已经爬上去的妹妹

从北坡爬封龙山的人,大多数选择了到此为止。其实白草寺和“封龙书院”建筑群距离山顶已经很近了,但上面缺乏树木遮蔽,打消了大家再进一步的想法。

其实山北这座“封龙书院”并不是真正的封龙书院,真正的封龙书院在山南元氏境内,早已经损毁不存,近些年才又复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院前的路牌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相对于恒山郡故城,封龙山南是前山,山北是后山,封龙书院自然建在前山。而相对于后期真定和现在的石家庄,封龙山北是前山,山南反倒成了后山。

而且山北书院其实自己的名头并不差,叫做中溪书院,和封龙书院都是宋初名相李昉所建。从规模上看,中溪书院甚至比封龙书院还要更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妹妹在哥哥带领下继续爬台阶

另外在封龙山西侧还有一座创建于汉唐时期的西谿(西溪)书院,而到了宋元时期,一座封龙山有三座桃李满天下的书院,已经发展成为北中国的文化教育重镇。

历史上的封龙书院早已不存,现在山南山北的书院都是新建的,但是文化影响却依然存在。其中比较有名的,应该就是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故事了。

白朴完善了梁祝传说

白朴完善了梁祝传说

山南的封龙书院重建后,为了宣传,号称祝英台和梁山伯求学的书院就是封龙书院,还曾经一同在一个洞里学习,他们俩也都是元氏县人士。这事编得比较离谱,不值一驳。但是梁祝的故事确实可能与封龙书院有关,因为一名叫做白朴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草寺和千年槐树、桃花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元曲作品只留下三部,一部《东墙记》被认为是伪作,一部《梧桐夜雨》讲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还有一部就是与《西厢记》并列的爱情故事《墙头马上》。

梁祝故事在中国流传已久,传说和演绎的版本众多,但梁祝之外最重要的角色马文才应该是白朴创作的。

白朴创作的元曲《梁山伯》全文已经丢失,只在宁波天一阁的藏书中留下了题目和正名。

题目:马好儿不遇吕洞宾
正名: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陡峭的楼梯象征着求学的艰难么?

从题目中可以发现,白朴写的梁山伯有四个主要人物,除了梁祝还有马好儿与吕洞宾。

在白朴之前,梁祝传说是没有第三个角色的,白朴通过增加马好儿与吕洞宾,让整个故事情节更饱满。“好儿”是指有文才或者武艺高强的少年,因此在白朴笔下,马好儿不是负面角色。

马好儿机缘巧合没有遇到吕洞宾,才导致祝英台死嫁了梁山伯。这种纯粹的命运捉弄从戏剧角度看更高级一些,但对于观众来说却会比较憋屈。这也是后世把马好儿改编成反派角色马文才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园芬芳

那么白朴又与封龙书院有什么关系呢?

封龙书院或许是白朴的创作基地

封龙书院或许是白朴的创作基地

白朴的父亲是金国重臣,元灭金后颠沛流离了一段时间,后带着白朴投奔了元朝中书右丞相史天泽,定居真定。

1251年金国进士李治到封龙山隐居,幕后的金主很可能就是史天泽。李治整修李昉讲堂,建设封龙书院。而白朴家的世交、堪比白朴义父的教育家元好问,也是建设封龙书院的重要人物。

虽然没有记载表明白朴参与了封龙书院的建设工作,但这样一件盛事,近在咫尺的他没有理由不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造的一个小瀑布

白朴家所在的真定府,当时是花花世界,环境并不利于创作,而封龙上的书院显然更加合适。而那些求学的青年,或许也给白朴创作元曲《梁山伯》提供了不少灵感。

《梁山伯》创作出来后,最先就会在真定上演,并且引发了轰动和持续的影响。它不但成为了后世梁祝传说的底本,也在元氏境内制造了一些与情节配合的地名,也成为封龙山梁祝传说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怒放的桃花

1261年史天泽推荐36岁的白朴入朝为官。白朴拒绝后,离开真定南下云游。从此除了偶尔回家探亲,再未回真定常住,直到死后才长眠在了真定。

从白朴离开真定的那一刻,他的元曲创作也宣告了终结,因为与他配合的乐师是一名瞎子,一生没有离开过真定。

尾声

尾声

在山上吃了两碗方便面,并玩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下山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山的路

景区新修了一条据说没有阶梯的步道,但有的路段坡度太陡,还不如有阶梯走着舒服呢。

孩子们一点也不觉得累,体力真好。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

封龙山开发成现在这个样子一方面不容易,另一方面则是暴殄天物。

不容易是从一村一镇的角度讲,能把一座原本已经荒废的山,建设成现在这个模样不一般。

暴殄天物则是从石家庄的角度看,一座有着深厚人文基础,甚至可以串联起滹沱河两岸历史脉络、形成地区统一认识的名山,至今仍然默默无闻,实在是不应该。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相逢就是缘分。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这对旅行实验室的生存很重要。

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