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湾纪事》诠释了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

《张富清1948》以独特视角,引领观众走进张富清不为人知的“心灵战场”。

《黄河岸边枣花香》谱写了一曲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幸福之歌。

《张富清1948》演出现场。

秦腔、华阴老腔、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戏、同州梆子……千百年来,秦东大地孕育出了丰富的戏曲文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早已把戏曲看作他们的精神家园。戏曲成了渭南人民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艺术表达,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变迁。据统计,渭南现有剧种11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6个。这些剧种历史悠久,艺术魅力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时至今日依然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渭南市在剧目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将传统与现代更好地融合,推出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礼赞伟大时代的现代戏作品,为传统戏剧注入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1 一部“沉默英雄”的心灵史

“秦川高原雪,武陵深山藏。洛河卧苍龙,酉水栖凤凰。忽闻踏歌声,蹁跹归儿郎……”

随着一曲《儿郎归》的唱响,大型原创现代秦腔剧《张富清1948》拉开了序幕,“沉默英雄”张富清的故事在舞台上徐徐展开。

时间回到2018年。在全国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90多岁的老党员、战功赫赫的英雄张富清60多年刻意尘封功绩的事迹被发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澄城县是革命老根据地,更是老英雄张富清浴血奋战、荣立战功的地方。1948年,张富清参加西北野战军,冒着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为了礼赞英雄,以张富清为原型的话剧、歌剧、戏曲等作品先后在北京、湖北、陕西等地问世。但这些作品大多数着眼或着重于讲述1955年张富清转业后,在湖北来凤县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故事。

渭南是张富清革命道路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就没有他后来60多年的“沉默”。怎样才能找到更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讲述老英雄在解放战争年代的人生经历?

2020年8月,大型原创现代秦腔剧《张富清1948》应运而生。

澄城县以张富清在澄城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排的这部作品,以序幕、尾声及四幕戏“瓦子街·笞马”“壶梯山·纵马”“永丰城·哭马”“来凤县·归马”,讲述了张富清70年的人生跨度,塑造了张富清及战友的英雄群像,浓墨重彩地重现了当年正处于青春年华的英雄们浴血奋战的战友情谊,也引领我们走进老英雄张富清不为人知的“心灵战场”,探寻他内心的沧桑正道和深邃情怀。

1948年,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永丰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退役后,他前往偏远山区支援地方建设,深藏功名几十年。《张富清1948》再现了那段时光,并以“箱子”为线索,一层层揭示人物内心。舞台上的悬疑感和人物内心的激荡,随着每一幕戏的进行而展开,仿佛箱子打开一点,就露出一点光,当箱子彻底打开,就是他内心的归处。

“在以往的北方戏曲剧种里,像《张富清1948》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是不多的。秦腔在人们的印象里往往是吼出来的,但张富清的故事在调性上是‘含’着的,因为人物本身是沉默的。我们希望在这部作品里,对古老秦腔的美学气质赋予一次重塑的可能,力求创作一台‘冷秦腔’。”编剧刘恩平介绍。

导演杨君说,《张富清1948》是一部革命军事题材的现代秦腔剧,为了呈现创新的艺术视野和舞台效果,该剧在戏曲框架基础上,从音乐、舞美、灯光等方面着手创造了全新的舞台形式,力求达到传统秦腔戏曲与现代剧作品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全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

2 一幅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

“华原山,三河岸,黄河儿女爱着黄河滩……”

2020年12月2日,在优美婉转的同州梆子旋律中,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和大荔县剧团联袂打造的同州梆子现代剧《黄河岸边枣花香》精彩上演。伴随着委婉动听的唱腔,一幅基层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艰苦奋斗、脱贫致富,最终迎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黄河岸边枣花香》讲述了在地处黄河岸边的绿源村,村民世代守望贫瘠荒凉的盐碱滩,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薛胜楠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改造盐碱地,发展冬枣产业,最终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剧中的故事情节,曾真实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该剧以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冬枣产业的经历为原型创作而成,通过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真实生动的场景布置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该剧通过精湛传神的戏曲演绎,也让大家对同州梆子这一古老剧种有了新的认识。

“同州梆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梆子戏的鼻祖,也是现代秦腔诞生之根基所在,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称为‘同州梆子’。”国家级非遗同州梆子传承人、大荔县剧团负责人何满堂告诉记者,同州梆子唱腔精练、短促,委婉动听,“直起直落又复婉转”,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彩生动的脱贫故事,承载以非遗剧种的表达形式,为整部作品增添了更多魅力,也为保护和传承同州梆子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黄河岸边枣花香》在继承同州梆子戏曲唱法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传统声腔男、女同声同调的声腔体系,赋予不同人物不同调性色彩,烘托人物表现的艺术感染力,丰富提升了同州梆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传统戏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了解,在这部作品之前,大荔县剧团曾于2017年创作编排了同州梆子现代戏《枣花香》,而《黄河岸边枣花香》是在其基础上再精雕、再编排。主创人员曾多次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从中获取创作灵感与养分,力求用戏曲形式讲好精准扶贫渭南故事。

“《黄河岸边枣花香》是一部‘合为时而生’的经典好戏,不仅让我收获了感动,更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谈起编创感受,导演赵祥感触颇深。

结合脱贫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时代主题,《黄河岸边枣花香》经过精心创编和反复打磨,真情讴歌了渭南人民在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奋斗精神,传递了基层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很多群众在看完演出后表示,这部剧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精神,以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渭南力量。

3 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九曲黄河弯连弯,三河交汇入雄关,血火洗礼如虎踞,悠悠往事诉不完……”

2月28日,由潼关县精心打造的大型秦腔革命现代剧《黄河湾纪事》精彩首演。该剧以渭华起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渭华起义失败后,群众白玉兰为支持革命和保护共产党员的遗孤,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忍辱负重,守口如瓶,最终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

首演结束后,台下观众掌声和泪水不断,主创团队与演职人员多次鞠躬谢幕,以回报热情的观众。观众陈飞激动地说:“这部剧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了伟大理想不断奋斗,为了人民解放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把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历史上,潼关战事频仍,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黄河、黄金、黄土地,古城、古渡、古战场,这些都使得这片土地上不乏动人传说和悲壮故事。《黄河湾纪事》以潼关黄河流域特色文化和千古雄关基本元素为载体,以陕东地区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线,以女主人公白玉兰为叙事线索人物,真实再现了陕东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的壮烈场面,以及秦川儿女为寻求民族独立而前仆后继的热血情怀,诠释了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等重要作用,是广大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为保证《黄河湾纪事》的演出效果,从2016年,团队就开始创作剧本,从初创到定稿历时4年有余,光剧名就做过多次修改。为了讲好潼关黄河故事,潼关县还力邀众多国内、省内专家组成主创班底,与潼关县剧团等单位的演职人员一起潜心打磨作品。

对于《黄河湾纪事》的首演,潼关县秦腔剧团团长谭军良表示还算满意。在他看来,想要排出一部精品戏,需经历多次打磨,首演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将总结经验,收集反馈信息,吸纳各方建议。我们有信心把《黄河湾纪事》编排成具有潼关特色、高品位的戏曲。”谭军良说。(记者 穆骋)

记者手记

传统戏曲如何让更多人“路转粉”

穆骋

作为一名戏曲“小白”,从去年至今,在完完整整地看完渭南新推出的三部剧作后,我已经爱上了这里的戏曲文化。

或许大多数人对于秦东地区戏曲风格的印象,还停留在粗犷、豪放、用力吼,殊不知,随着不断发展,这里的戏曲表演已实现了张力与含蓄并存,情感浓烈与细腻交织,气势磅礴之下亦可感受到温情恬淡。只有创新才能让戏曲文化长盛不衰,这已成为戏曲创作者的共识。那么,传统戏曲如何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呢?

戏曲文化自农耕时代便孕育而生,古老而丰富。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若想一直拥有粉丝,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适应现代人的大众审美。

首先,戏曲作品创作要“合为时而生”,反映时代风貌。可以通过整理重排传统戏剧经典,凸显现代性;以现代价值新编古装戏,注入现代性;以现代精神原创现代戏,发掘现代性等,让戏曲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离观众更近。这也需要编创人员的精益求精,确保剧本的高质量。

其次是艺术表达方式,传统戏曲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元素。戏曲最有特色的是方言和声腔,这些在创作中需要保留,从而保持作品的辨识度与独特性。但在舞台的视听传达、演员的表演方式上,需要不断创新。演员的肢体和神情表现、服装打扮,舞台上的灯光、舞美、道具变换等都不可马虎,再好的精神内核也需要精彩的具体化呈现。

除了创作团队的倾力付出外,当地政府也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将剧团发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扶持一批地方戏曲重点剧团,积极推进精品剧目创作和消费市场开拓等。同时,戏曲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要加快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鼓励地方剧团整理改编一批优秀剧目等。

爱上戏曲从了解戏曲开始。要想让更多人对戏曲“路转粉”,除了戏曲作品本身得好看之外,还需要戏曲演出更加接地气,这就需要增设更多戏曲演出舞台,增加演出场次,从而促进群众增加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