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将相和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说到,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人公为蔺相如和廉颇。二人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臣子,蔺相如为文官,廉颇为武官。在古代同一级别文比武高、右比左高,文官站在右边,武官站在左边,所以蔺相如比廉颇官职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荆请罪:当年渑池会战结束后,因为蔺相如功劳最大,所以被封为上卿,对此廉颇非常不满,廉颇认为自己身为将军,可以为赵国攻占城池,而蔺相如只会嘴上功夫,靠说道就能在自己之上?十分不服气。而且,蔺相如出身卑贱,廉颇在他之下觉得受到奇耻大辱,放出豪言称,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很快,这件事被蔺相如听了去,此后他有意躲着廉颇,不愿意与其碰面,每日上朝都声称自己患病,就是不想跟他争斗。自此之后二人没有碰过面,直到有一次蔺相如外出,隔着很远的距离就看到了廉颇,蔺相如没多做犹豫,立即掉转马车方向回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客们得知蔺相如一直躲着廉颇,认为他惧怕对方,便一同前来质问。蔺相如的门客之所以来到府中,就是因为仰慕他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但如今廉颇如此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却只能害怕的躲着,未免太胆小了些。门客们为跟着这样一位没有出息的先生感到羞耻,所以都决定离开,各自回到老家去。蔺相如挽留他们问:“廉颇跟秦王谁更厉害?”门客如实回答:“自然秦王厉害”。秦王是何等人物,蔺相如都敢在朝堂上呵斥他,并且羞辱他的臣子,一个廉颇将军,蔺相如难道会怕吗?

蔺相如虽然不能领兵打仗,但也并非无能,秦国如此强大,却不敢对赵国出手,就是因为有他和廉颇在。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争起来,必会有一方“伤亡”,如此一来,不用秦王亲自动手,赵国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中。廉颇出言侮辱,蔺相如不理,就是将个人恩怨放在后面,国家危难放在前面。门客们听了蔺相如的解释后非常惭愧,但更多的是崇拜,因此不再打算离开。

很快,这番言论传到廉颇耳中,他开始反思自己,居然为了这点事将国家利益抛之脑后,实在惭愧。于是他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门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蔺相如连忙将廉颇扶起,并邀请他到府中叙旧,从此之后二人成为出生入死的好友,一起为赵国鞠躬尽瘁。其实,二人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他们的结局也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晚年时蔺相如遗憾而终,廉颇则流亡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颇、蔺相如结局:众所周知,“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赵惠文王虚心纳谏,在这一将一相的辅佐下,赵国实力很强。但到了赵惠文王儿子赵孝成王时期,赵国遭遇严重的人才危机,赵国可用大将寥寥无几,很多人好奇,曾经的老将都去哪了?赵孝成王时期,廉颇年事已高,蔺相如又重病在身,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已经病逝,文臣武将严重缺失,使赵国陷入绝境中。赵国最终灭亡,跟这位国君有很大关系,赵孝成王年纪尚轻,为人非常急躁,又急切想干一番大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此等局面,廉颇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战略,开始筑起围墙垒壁,决定跟秦军打持久战。赵王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廉颇已经不中用,在秦军的挑拨下免去了廉颇将军一职,让赵奢儿子赵括当主帅。此时蔺相如已经病重,但听说要换主帅后强撑着身子来到赵王身边,称赵括虽然有名气,但他从来没上过战场,这样做未免太冒险。对于蔺相如的劝谏,赵王根本不听,赵括上场后直接将廉颇的围墙垒壁撤掉,此时秦军主帅也换成了白起,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赵括战死,赵军40万大军被白起活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蔺相如因为赵王没有听取自己的意见抱憾而终,在后面的战争中,廉颇反击燕国有功被封为相。后来赵孝成王去世,由赵悼襄王继位,他对廉颇的地位非常不满,便革了他的职,由乐乘上任。廉颇因此大怒,随即攻打乐乘,虽然这场仗成功了,但他不能再回赵国,便投奔到魏国,魏国将他收留,但并不重用他。廉颇走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这时赵王想起廉颇,并派人将其请回,廉颇自然愿意,但有人从中作梗,使得廉颇一直没有等到回去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国听闻廉颇在韩国后派人去请,来到楚国后,楚王给他兵权让他上战场,但此后廉颇再无战绩,因为他一直心系赵国。晚年的廉颇在楚国郁郁而终,到死他都没能回到心心念念的赵国,心内无比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