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很多人都在抱怨甚至后怕,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从事快餐和送餐之类的服务,那么十年以后,国家整体的人才结构不就完了吗?在最有活力,最具学习能力,有生产能力的年龄段却从事了如此在人们看来好像很低端,没有什么真正创造价值的工作,那么到老了这些青壮年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谁都能干的服务行业吸纳了如此多的就业,在短期内我们觉得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在长期内,我国的层次性人才会不会因此而减小?甚至还有一些统计说,有7万的研究生和高学历人才也在送外卖,即便有很多是兼职的,但也有很多是实实在在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去送外卖的人。如果结构的转型是使高学历的人才也成为了过剩的劳动力,进而进入到了送外卖的这些服务行业里,那么未来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还能有足够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认为一些人杞人忧天,但他们忧虑的也并不是说不对,只不过现在这个社会现实,你怎么抱怨怎么害怕也没有办法。你以为那些从事外卖,快递等服务行业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希望自己如此吗?你以为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和资源去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就是为了让他们送外卖吗?

可以说在整个链条当中谁都不希望这样。但是这个社会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你没有办法不承认。这个社会到目前为止的发展是有缺口的,尤其是缺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但是这个人才缺口,只是人才缺口,并不是从事相关专业职业的学习人才和实践人才可以因为这个招工和知识缺口而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养家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社会来讲,某一些行业的人才稀缺非常严重,我们社会缺少这样的人才,但是对于人才和个体而言,这种缺少只是宏观层面的,而不是自己层面的。一些行业的人才我们不能说他是顶尖的,但也不能够把它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人。

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行业里,不可能像钟南山,袁隆平一样那么有建树,那么一言九鼎。所有的行业都是靠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才积累积炼成的。历史是人们创造的,这句话大家不是都信吗?难道当一些技术型的人民进入到这个行业,去贡献自己一辈子青春的时候?反而会说你不是水稻界的袁隆平,你不是人才?这么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普通人才而言,他们费了脑力,体力,时间,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研发出来的各种成就。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挣的钱不比送外卖多多少。又或者自己确实在从事一项非常神圣的,能够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行业,但是自己买不起房。

对于人才来讲,谁都要活着,谁都想要活得更好。谁在毕业的时候都有一腔热血,希望能够作为国家的不用之才去奋斗,但是随着生活的磨砺,总要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到最后自然就是哪里能够挣钱方便一些,能够挣钱多一点,能够自由一些,甚至于是说能够不占用自己的剩余时间,然后再找一份工作。这些普通型的人才自然就会去那儿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普通型的技术人才之外,还有一些普通的劳动力,他们是工厂工人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当下,他们似乎都走出工厂,进入社会。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城市服务行业,快递外卖服务员以及其他各类服务,还是那句话,如果工厂真的有利润,能够创造自己真正的剩余价值,而不是单靠劳动力的牺牲。

那么他们挣的钱也不会低,但问题就在于现在的工厂,没有什么剩余价值,只是简单地重复劳动,给他们的钱也很低,想要拿高薪,可以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那么有谁会愿意进工厂呢?时间自由,送外卖难道不香吗?在网上谁都可以大言不惭地坐而论道,这个是国家的重点项目,那个是国家发展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但凡有一个人的思维能够回归到现实生活。甚至于是说把这些所谓的流失的人才当做你自己的儿子,女儿。你看到你儿子,女儿算代码做实验,挣得还没有邻家的外卖员挣得多。甚至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供养成了所谓的人才。这孩子除了实验研究并且拿这点儿死工资之外,什么都比不上你邻居那个没上过重点大学,没有什么在你看来像样技术的人混得好。你难道不焦虑吗?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生存困难,那些低级加工企业能够压榨人工就压榨人工,因为机器水电还有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自己都决定不了。有点儿技术含量的企业也在市场激烈而不公平的竞争当中苦苦挣扎。他们又怎么可能拿出足够的钱给所谓的人才待遇呢?最后就是用工方和需求方,相互之间的压榨残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