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打卡完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后,我就想着找机会去看看岭南地区的其它园子。

在广东,有不少各有“姿色”的园林,都在积极力争第五园的排名,比如江门的立园,中山的詹园,惠州的丰渚园,广州的宝墨园,深圳的孝德园等等。

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中山行,去看看这座”中山大宅门“——詹园,目前岭南地区最大的私家古典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之前对它的期待并不算高,一是四大名园珠玉在前,二是查资料时得知,詹园的历史并不长(1998年才建),二十来年的新园子,能给我们多少惊喜呢?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没想到这一上午的走马观花,惊喜不断:原来,詹园还真是一个拥有丰富看点的私家园林。

它,是岭南地区少见的江南古典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四大名园不同的是,前者都是明清、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在建筑和园林的风格上有着鲜明的历史特色和岭南特色:

比如有祠堂,有家庙,有镬耳墙,有光鲜明亮的花窗,有色泽丰富的佛山彩陶,有灰塑、金雕等岭南工艺,甚至在很多细节上出现了西方元素,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融合的时代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詹园不同,它一开始走的就是江南苏州园林的路线。

园林的主人在造园伊始,就从苏杭地区聘请了数百名能工巧匠,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古建筑的材料,历时五年,才建成了这个广东的“小苏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砖黛瓦的古典建筑,白墙灰砖的曲廊,戗角飞翘的凉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粼粼的水面上立起一块块玲珑透漏的奇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生气勃然的绿荫鲜花,让人立刻联想到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中所说的“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亭子,在苏州园林的造园中,就是一个画龙点睛的亮点,要么独占C位成为焦点,要么与长廊相衔、与曲桥相融、与厅榭遥呼形成庭院深深的景中景。

而詹园中的双依亭,便是整个园林最为吸晴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湖心的它,繁花之间,双亭相连、六角飞动,奇特少有的六角亭制式,让人远远望去,犹如人生道路上相依相伴的一对伴侣,因故得名双依亭。

它,建筑上有独具的亮点,材料上有古朴的讲究。

由于走的是传统江南园林路线,白云之下,绿荫之上,会耸出一线白墙黛瓦的马头墙,素雅的带出广东少有的徽派风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初心是为了给老母亲盖一处颐养天年的好住所,我们能在花木繁茂的后花院,看见一处古朴大方的北方四合院,坐北朝南,阳光开扬,庭院方正,居住、会客、厨炊、仓储等功能一应俱全,院子甚至还有一口水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园林主人对造园细节特别上心,光是亭台楼阁,就设计了从一角到六角的多款制式,尤其是少见的一角亭、三角亭、六角双依亭,给整个婉约细腻的园林增加更为丰富的景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园建造时间不长,但看起来却像个百年古园,这古朴的历史韵味来源于何处呢?

来源于货真价实的传统建筑材料。

古砖古瓦,古门古窗,古雕刻,明代石雕“圣旨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的拴马石,清代的砖雕,清代的抱鼓石,民国的水槽等等,无一不是园林主人天南地北的从民间精心收集而来,置身其中,就犹如隐于城市中的民间文物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沧桑痕迹,就这样悄悄地融进了婉约江南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植物景观拥有丰富的多样性。

在广东的园林里,无一例外的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稍有点年头的园子里,就会撞见百年木棉、百年芒果、百年荔枝,百年香樟,这种热闹扎堆的景象恰好反映了广府文化对花园庭院的深深喜爱和追求。

在这种氛围之下,詹园同样不能例外,在植物景观上拥有着丰富的多样性。

詹园内有一株“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的紫薇,500多年的古树现在更是成为了挂满了红色祈福丝带的吉祥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重度盆景爱好者,多次打卡詹园,就为了欣赏数量众多,姿态各异的中国盆景。除了点缀在园林各处,还有好几处园子是重点放置盆景植物的,比如榕树岛,文学植物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茂密独榕,须根飘飘,下地成林,绝对是孩子感受岭南植物的生动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大上的品种很多,接地气的热闹花也不少。就在四合院的小池边,居然开着一树雪花缤纷的枙子,自顾自由的散发着清新扑鼻的芬芳,这股子掸都掸不开的热闹劲,让人一下想起汪曾祺的话:“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即使对传统园林建筑不感冒,来这繁花堆砌的植物园里沉浸一下,也是极好的呀。

它,私家园林的身份反而给予了更灵活的发挥空间,众多参与性很强传统文化活动,给古典园林增添了生气。

和要把重心放在古迹维护上的各大名园不同,詹园是私家园林,在设置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上,它能拥有更大更灵活的发挥空间。

在园林中能设纸艺馆、陶艺馆、射艺馆,吸引游人参与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设演艺台,展示各种醒狮、川剧、汉舞等艺术表演,让孩子们亲近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做开笔礼、成年礼、中式婚礼,让大众感受传统文化礼仪;能展示文物、传统工艺品,让游客增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觉得,这是很好的。

第一,再珍贵的历史古迹,再精美的传统建筑,再婉约的园林,都需要人的参与,人的互动。

博物馆透明橱窗前虔诚欣赏的观者,亭台水榭中执扇吟诗的汉服少女,开扬广场上英姿勃发的射箭少年,一旦有了人的活动,古老的历史才会被激活唤醒,才会有穿越时空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需要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不可否认,很多传统习俗、礼仪、活动已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其中不少文化精髓却又是我们希望代代传承下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需要很多渠道,比如书本、电视、博物馆、艺术馆等来展示普及,它也需要多种丰富有趣的形式来领略来深化,比如年轻人喜爱的汉服、国漫、手办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詹园,这种既愿意花心思打造传统园林建筑,又愿意在传统文化上投入精力的私家园子,我们更加应该给予期待。

期待出现更多的观复博物馆、和美术馆、养云安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