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特色,生长的环境赋予了一个人最起码的底色。

小花最近被健身房的一个帅小伙吸引了注意力,一天刚出了健身房的门就下起了雨,小花正茫然无措,做好了出门淋雨的打算,但是被身后一个声音叫住了,更加意外的是竟然收到了一把伞。

小花看到递伞的小哥哥手里只有一把,“伞给我了,你用什么。”

“我一大老爷们,淋点雨没事的,伞你拿着用。”

说着就大步跑了出去,留小花一人感慨“还是好人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慷慨让伞是心动的开始,后来再去健身房,小花总是不受控制地搜寻这个小哥哥的身影,逐渐交流也多了起来。

刚知道小哥哥不是小哥哥,是名副其实的大叔的时候,小花确实犹豫了一下,毕竟三十二岁和二十二岁的年龄差距还是有的,三岁一代沟,小花和大叔有三个代沟

有代沟的情况下,小花也不知道该怎么追求大叔,拿不定主意的小花问了问闺蜜自己该怎么办。

闺蜜说“想要追到大叔,首先就是要了解大叔所成长的环境背景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叔们形成了什么样的恋爱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零年代的思想变革

八零后正赶上素质教育初期,这个时期有着七十年代的保守,也有文化教育下的务实,对生活的的无奈。

他们成长在一个物质,娱乐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没有万能的网络。

甚至连生活条件都不如现在,吃得饱饭就是很大的奢望了。

那个年代重工业发达,孩子们长大后最好的出路就是子承父业,进入工厂工作,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对婚姻的看法也有着上一代人特色,既然结婚就是奔着一辈子去的,轻易不可能分开。

同样,八零年代的人对伴侣的要求没那么高,不会像九零后一样要求另一半是全能的,没有瑕疵。

这一点和九零有所不同,九零后一改保守,对婚姻恋爱变得佛系,恋爱谈不谈都行,婚结不结都行,感觉对的时候就在一起,感觉不在了就分开。

不被太多的想法所束缚,九零后们想和大叔谈恋爱,首先就是要了解彼此对于婚恋的态度,避免一些日后的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方式

八零后赶上了缓慢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交通方式还是火车为主,想见到远方的她要坐几个小时的硬座才行,绿皮火车承载着他们青春的记忆。

年少时坐着火车离开家去上大学,毕业后坐着火车辗转于各个城市,为生计奔波。

他们对于青春时期的记忆,还是半夜起来偷偷给同学,给电台打电话。

那时的乐趣,少有人懂,是年代特殊的色彩。

九零年代的我们习惯了使用微信,QQ这样的网络通信方式。这样的方式不能说不好,只是成本更低,获得更方便,所以留不下太多深刻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形的交往方式烙印在各自的脑海中,所以八零,九零渴望的爱情也是有所区别的。

这样的背景下,八零后更加浪漫,对爱情仍然抱有期待,但是更加不注重恋爱体验,注重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这一段感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比如传宗接代,也比如生活上的照料,或者是默默的支持者。

八零与九零生活在不一样的年代,自然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差距。

总的来说,八零后对待恋爱的态度是更加严谨的,他们不轻易踏入感情,一旦进入恋爱状态,则会投入全部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