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逗妈妈最近阶段尴尬又头疼,因为2岁多的逗逗只要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二话不说跑过去就抢。

上次奶奶带逗逗去小区门口玩的时候,因为逗逗抢苗苗的玩具,还把苗苗打哭了,苗苗姥姥训逗逗的时候逗逗奶奶说话不好听,苗苗姥姥很生气当时就跟逗逗奶奶吵了起来,现在逗妈都不敢带逗逗去小区门口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一提到两岁,许多妈妈都是滔滔不绝的诉苦,这个说孩子大了队伍不好带了,那个说小东西突然变得霸道和不可理喻了,大多数家长都是说2岁的孩子像个小强盗,总之家长们往往说的都是孩子突如其来的变化、怒意、坚决不从的挑衅和自以为是的举动等等。

众所周知,两岁的孩子以可怕而闻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如此。不过,两岁的孩子同时也处在人生奇妙而又重要的过渡阶段,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

2岁左右的孩子抢别人的东西也很常见,因为2岁的宝宝独立性不断增强,虽然已经渐渐开始有一些自律能力,但是2岁宝宝却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2岁的孩子只要看见自己感到好奇的东西,或平时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千方百计想占为己有。还有些孩子不仅喜欢抢别人的东西,如果抢不到的话还会动手打人,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让人讨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岁左右的孩子为什么会抢别人的东西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2岁左右的宝宝是非观还不怎么具备,他们还弄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他们只知道自己喜欢、想要就要想办法得到;因为2岁左右的孩子想问题还很简单,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知道跟对方去协商,而是采取最直接的方式——抢夺。

孩子偶尔抢别人的东西还可以理解,如果孩子总是经常抢别人的东西就要引起重视了。一般情况下,孩子经常抢别人的东西,大多数是由于家长平时对孩子太娇惯纵容的结果,这就要求家长要先改变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时,父母该如何引导呢?

1、立即制止并迅速带离现场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说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给孩子看两个人先后玩一个玩具,第一个人玩的时间短,第二个人玩的时间长,然后问孩子,这玩具是谁的?孩子们倾向于认为玩具属于第一个人,就算两岁的孩子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2岁左右的孩子是非观念不够清楚,但是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当看见孩子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立即制止,并态度平和地告诉孩子那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抢,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如果你喜欢爸爸妈妈可以给你买。说过之后家长要想方设法把宝宝迅速带离现场,或用其他事情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2、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骂孩子

上面说孩子抢别人东西时,要迅速把孩子带离现场,当孩子离开现场后,家长可以严肃的指出孩子抢别人东西是错误的行为,告诉孩子好孩子不允许抢别人的东西,父母长期这样引导就能给孩子明确是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当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或其他东西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对方的面去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因为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在意父母对他的情感,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别人的面对孩子进行训斥或打骂,孩子便会认为是父母不爱他了,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建议父母在准备教育孩子之前,要首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永远爱你的,这样会给孩子树立起安全感。

3、鼓励孩子学会交换并培养合作意识

孩子之所以看见别人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爱抢, 因为平时在家大人对孩子百般顺畅,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平时在家孩子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当走出去后依然这样认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我喜欢我就要抢过来。当孩子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交换,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意识。

2岁的孩子也已经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只是暂时还缺乏合作精神而已,这么大的孩子还不懂得如何跟小朋友相处,更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这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就给孩子贴上不合群或自私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2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根本也不必要苦口婆心地去教育孩子如何分享,如果过分强调让孩子分享,甚至硬要孩子把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孩子的小心灵会受挫。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在家父母带孩子的时候,经常跟宝宝一起玩孩子的玩具,一边玩一边故意装着不懂,让孩子教你玩,让孩子有成就感,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渐渐的孩子就会懂得只要跟别人在一起玩才能玩的更开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