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六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即建文帝。

七月,朱允炆下令捉拿周王朱橚,八月,朱允炆下诏削夺朱橚爵位,将其废为庶人。

对于朝廷此举的用意,燕王朱棣自然心知肚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深感不安,此时他的三个儿子尚在京师,他连忙上书为胞弟求情。

姚广孝通晓天文、地理、兵法、术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朱棣起兵需要谋士,可是,如何向姚广孝言明此事呢?

据说,朱棣出了一个上联试探姚广孝,“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的下联很露骨,”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作主”,于是朱棣决定起兵。

还有另一种说法,朱棣请姚广孝占卜,姚广孝给了朱棣三枚铜钱。朱棣刚掷出其中一枚,姚广孝问:殿下是要预测能否登基称帝?

朱棣连忙令他不得妄言,姚广孝却趁机说出对于起兵的一番谋划。

这两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不过,姚广孝确实曾想方设法帮朱棣坚定起兵的决心。

虽然不甘心被朝廷削夺爵位,但是毕竟起兵的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朱棣一时拿不定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问:“民心向彼,奈何?”(《明史·列传·姚广孝》)。

姚广孝回答:“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姚广孝进一步分析当时的形势,向朱棣指出:从朝廷目前的削藩动作来看,燕王很难幸免,不起兵无异于坐以待毙;燕地曾是元朝的都城,乃北方雄镇,民习弓马,地产富饶,人才济济,大王起兵胜算很大。

而且,姚广孝还将袁珙、金忠推荐给朱棣。

袁珙是一位有名的相士,与姚广孝同岁,他们都比朱元璋小七岁。在洪武中期,袁珙曾在嵩山寺与姚广孝相遇,他断言姚广孝是与刘秉忠一样的人。

袁珙到北平后,朱棣故意身穿卫士的衣服,与数名卫士坐在一起喝酒。袁珙早已认出朱棣,向前对朱棣行礼,众卫士笑他认错了,袁珙却坚信自己没有认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把袁珙召进王府,袁珙说,“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明史·列传·袁珙》)。

然后,袁珙又对王府的将士全都许以公侯将帅,大家听后十分高兴。

朱棣担心这些话被泄露出去,假装生气让人把袁珙赶走。袁珙行至通州将要登船时,朱棣又令人将其秘密带回。

当时朱棣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一切听从朝廷旨意,带来的结果可能和周王朱橚差不多:被废为庶人,或被流放,或被囚禁,或被问罪伏诛。作为朱橚的亲哥哥,朱棣自然知道朱橚绝对没有实力危及皇权,而朱棣的势力为藩王之首,最有实力威胁皇权,深受朱允炆忌惮,能得到好于朱橚结果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换算成收益,朱棣这种选择的收益很可能为零,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另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为零。

朱棣的另一种选择是起兵夺位,这种选择的风险很大,在朱棣之前似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如果成功,收益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来想去,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暗中选拔军官,充实护卫,广召人才。

“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明史·列传·姚广孝》)

燕王府基于元宫旧址改建而成,府邸深邃,姚广孝在后苑操练士卒,日夜打造兵器,同时采取了多种隔音措施,“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明史·列传·姚广孝》),而且养了很多鹅鸭,以掩盖声音。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十一月,建文帝朱允炆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令谢贵、张信执掌北平都指挥使司,秘密侦察燕王府的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朱棣派长史葛诚去京师上奏事情。朱允炆向他询问燕王府内的情况,葛诚据实以告,朱允炆于是让葛诚返回北平,让他作朝廷的内应。

朱棣很快察觉出葛诚的神色与先前不同,开始怀疑葛诚。

二月,朱棣去京师进见建文帝朱允炆,监察御史曾凤韶劾朱棣不敬,户部侍郎卓敬建议将朱棣改封到南昌,都没被朱允炆采纳。

三月,可能是因为感觉到危险日益临近,朱棣返回北平后开始称病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