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是小麦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不仅需要大量的水分,还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如何管理才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灌浆期的主要特点

小麦灌浆期是指籽粒形成到籽粒饱满,在这段时间内,小麦会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水、二氧化碳和各种养分,合成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并将这些物质储藏在种子内,籽粒体积不断增长,胚乳细胞中开始沉积淀粉,干物重迅速增加,千粒重增长量迅速,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时期。籽粒的含水量比较稳定,但含水率则由于干物质的不断积累由70%逐渐下降到45%左右,籽粒外部颜色由灰绿变鲜绿再至绿黄色,表面有光泽,胚乳由清乳状到乳状。胚乳呈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灌浆接近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灌浆期对水肥的需求

小麦在籽粒形成过程中,除了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外,还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但是,小麦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却大大降低,再加上干热风的影响,小麦极易发生早衰,造成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灌浆期需要什么肥

(1)磷酸二氢钾:实践表明,在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快速补充叶面营养,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使叶片更加浓绿厚实,减少蒸腾作用的水分流失,促进干物质积累量,淀粉和含糖量增加,还能防止小麦植株早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使用

在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可用99%磷酸二氢钾200克 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5毫升,对水40~50公斤,对叶面均匀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千粒重,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据试验,喷施磷酸二氢钾2~3遍,小麦籽粒饱满,每亩可增产20%以上。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欢迎关注我们